关于寿桃的诗词( 四 )


(此句为转折句 。
) 庄周其实知道自己只是向往那自由自在的蝴蝶 。
(本句是对“华年”的阐释 。
) 望帝那美好的心灵和作为可以感动杜鹃 。
(本句亦是对“华年”的阐释 。
) 大海里明月的影子像是眼泪化成的珍珠 。
(喻指诗人的悲哀 , 即使是一个明媚的夜晚 , 依然想到的是眼泪 。
) 只有在彼时彼地的蓝田才能生成犹如生烟似的良玉 。
(暗指诗人对当时社会局势的不满 。
) 那些美好的事和年代 , 只能留在回忆之中了 。
(亦指自己对青春年华的追思之情 。
) 而在当时那些人看来那些事都只是平常罢了 , 却并不知珍惜 。
(亦指自己在年轻时对生活的态度也是那样不知珍惜 。

搜集一些吟咏花木的诗句,并说出其象征意义陆游《卜算子·咏梅》赏析 驿外断桥边 , 寂寞开无主 。
已是黄昏独自愁 , 更著风和雨 。
无意苦争春 , 一任群芳妒 。
零落成泥碾作尘 , 只有香如故 。
这首《卜算子》以“咏梅”为题 , 这正和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的濂溪先生(周敦颐)以莲花自喻一样 , 作者亦是以梅花自喻 。
陆游曾经称赞梅花“雪虐风饕愈凛然 , 花中气节最高坚”(《落梅》) 。
梅花如此清幽绝俗 , 出于众花之上 , 可是如今竟开在郊野的驿站外面 , 破败不堪的 “ 断桥” , 自然是人迹罕至、寂寥荒寒、梅花也就倍受冷落了 。
从这一句可知它既不是官府中的梅 , 也不是名园中的梅 , 而是一株生长在荒僻郊外的“野梅” 。
它既得不到应有的护理 , 更谈不上会有人来欣赏 。
随着四季的代谢 , 它默默地开了 , 又默默地凋落了 。
它孑然一身 , 四顾茫然—— 有谁肯一顾呢 , 它可是无主的梅呵 。
“寂寞开无主”这一句 , 词人将自己的感情倾注在客观景物之中 , 首句是景语 , 这句已是情语了 。
日落黄昏 , 暮色朦胧 , 这孑然一身、无人过问的梅花 , 何以承受这凄凉呢?它只有“愁”—— 而且是“独自愁” , 这与上句的“寂寞”相呼应 。
驿外断桥、暮色、黄昏 , 本已寂寞愁苦不堪 , 但更添凄风冷雨 , 孤苦之情更深一层 。
“更著”这两个字力重千钧 , 前三句似将梅花困苦处境描写已至其但二句“更著风和雨”似一记重锤将前面的“极限”打得崩溃 。
这种愁苦仿佛无人能承受 ,  至此感情渲染已达高潮 , 然而尽管环境是如此冷峻 , 它还是“开”了!它 , “ 万树寒无色 , 南枝独有花”(道源);它 , “万花敢向雪中出 , 一树独先天下春”(杨维桢) 。
上阕四句 , 只言梅花处境恶劣、于梅花只作一“开”字 , 但是其倔强、顽强已不言自明 。
以松柏象征坚贞 松枝傲骨峥嵘 , 柏树庄重肃穆 , 且四季长青 , 历严冬而不衰 。
《论语》赞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松与竹、梅一起 , 素有“岁寒三友”之称 。
文艺作品中 , 常以松柏象征坚贞不屈的英雄气概 。
以竹象征气节 竹子挺拔秀丽 , 岁寒不凋 , 自古以来 , 受到人们的普遍喜爱 。
古人常以“玉可碎而不改其白 , 竹可焚而不毁其节”来比喻人的气节 。
以梅象征坚强不屈 梅的枝干苍劲挺秀 , 宁折不弯 , 被人们用来象征刚强不屈的意志 , 而迎风斗雪怒放的梅花 , 则最先给人间透露春的气息 。
以菊象征不畏风霜 菊花在深秋时节开放 , 它花期长 , 千姿百态 , 深为人们喜受 。
它不畏风霜的高尚品格更为人们所称道 。
以牡丹象征富贵 牡丹花朵硕大 , 色泽鲜艳 , 它以其国色天香、雍容华贵、端妍富丽的特色 , 素称“花中之王” 。
人们视其为富贵荣华的象征 。
以兰花象征高尚 兰花风姿素雅 , 花容端庄 , 幽香清远 , 历来作为高尚人格的象征 。
诗人屈原极爱兰花 , 在他不朽之作《离骚》中 , 多处出现咏兰的佳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