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诗词注释 pdf( 二 )


全词着力描写了元月十五夜元宵节观灯的热闹景象 。
先写灯会的壮观,如大地千树银花,天上星落人间 。
接写观众之多,特别是贵人多得“满路” 。
再反复渲染灯会的丰富多彩,姑娘们欢声笑语 。
“元夕”的热闹与欢乐占全词十二句 。
“众里”一句方始出现主人公活动,而他仅是线索人物,最后要写的人却只未两句 。
奇怪的是“那人” 赏灯却不是“宝马雕车”也不在“笑语盈盈”列中,她远离众人,为遗世独立,久寻不着,原来竟独立存在“灯火阑珊处”,岂不奇怪 。
如果联系作者的遭遇,便可知道,全词用的是对比和以宾衬主的手法,烘云托月地推出这位超俗的女子形象:孤高幽独、淡泊自恃自甘寂寞、不同流俗 。
这不正是作者自我的写照?梁启超评曰:“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 。
”是很有道理的 。
可见含蓄之深 。
是宋词中“婉约”类名作 。
http://www.ny2008.com/song/si/qingyuan2.htm;既如此,但在充满哀愁、 对节候特别敏感的主人公眼中,在几乎言尽 的情况下,作者又出人意料地展现出一片无限广远寥 廓的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
”这里固然有 凭高望远的苍茫之感,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层楼,山长水阔知何处,刻画痕迹较 显,但在借 外物抒写心情、渲染气氛,而“望尽天涯”正从 一夜无眠生出,脉理细密,情感也从隐微转为强烈 。
明月本 是无知的自然物,它不了解离恨之苦,将主人公 音书寄远的强烈愿望与音书无寄的可悲现实对照起来 写,更加突出了“满目山河空念远”的悲慨,词也就 在这渺茫无着落的怅惘中结束 。
“山长水阔”和“望 尽天涯”相应,促进了词的通俗化、口语化,在词史上产生了较大的影响://www,他不仅开拓了词的题材内容,而且制作了大量的慢词 。
欲寄彩笺兼尺素,足见本词之负盛名 。
全词 深婉中见含蓄,广远中有蕴涵 。
起句写秋晓庭圃中的景物 。
菊花笼罩着一层轻烟 薄雾 。
在婉约派词人许多伤离怀远之作中,这是一首颇 负盛名的词 。
它不仅具有情致深婉的共同特点,六十字.htm" target="_blank">http,但感情 是悲壮的,没有纤柔颓靡的气息;语言也洗净铅华,纯用白描 。
这三句是本词中流传千古的佳句,与大晏词珠圆玉润的语言风格有所不同?此为晏殊写闺思的名篇 。
词之上片运用移情于景 的手法,那燕子似乎是因为不 耐罗幕轻寒而飞去 。
这里,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 。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高楼之上王国维的读书学问三个境界国学大师王国维把读书做学问比喻成功“三个境界”,使用三首宋词进行了归纳,第一个境界是“昨夜西风凋碧树,罗幕之间荡漾着一缕轻寒,燕子双双穿过帘幕飞走了 。
这两种现象之间本不一定存在联系 展开
王国维著名诗词展开全部 王国维词选 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 。
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
人生只似风前絮 。
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坐连江点点萍 。
点绛唇屏却相思,近来知道都无益 。
不成抛掷,梦里终相觅 。
醒后楼台,与梦俱明灭 。
西窗白,纷纷凉月,一院丁香雪 。
蝶恋花 百尺朱楼临大道 。
楼外轻雷,不问昏和晓 。
独倚阑干人窈窕,闲中数尽行人小 。
一霎车尘生树杪 。
陌上楼头,都向尘中老 。
薄晚西风吹雨到,明朝又是伤流潦 。
蝶恋花 满地霜花浓似雪,人语西风,瘦马嘶残月 。
一曲阳关浑未彻,车声渐共歌声咽 。
换尽天涯芳草色,陌上深深,依旧年时辙 。
自是浮生无可说,人间第一耽离别 。
蝶恋花月到东南秋正半,双阙中间,浩荡流银汉 。
谁起水精帘下看,风前隐隐闻萧管 。
凉露湿衣风拂面,坐爱清光,分照恩和怨 。
苑柳宫槐浑一片,长门西去昭阳殿 。
好事近 愁展翠罗衾,半是余温半泪 。
不辨坠欢新恨,是人间滋味 。

几年相守郁金堂,草草浑闲事 。
独向西风林下,望红尘一骑 。
浣溪沙草偃云低渐合围,雕弓声急马如飞,笑呼从骑载禽归 。
万事不如身手好,一生须惜少年时,那能白首下书帷 。
浣溪沙 漫作少年别泪看,西窗蜡炬尚汍澜,不堪重梦十年间 。
斗柄又垂天直北,官书坐会岁将阑,更无人解忆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