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怎么写?(14)


但是本书更有意思的地方是讲故事的方式 , 全书分成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 女孩苏菲跟哲学老师艾伯特间突然联系 , 并开始由艾伯特讲述哲学故事 , 深入哲学世界 。学习过程中 , 慢慢介入了女孩席德 , 和席德的`父亲上校艾勃特 。
第二阶段 , 苏菲学习过程中 , 慢慢领悟到原来她和艾伯特是席德的父亲为女儿讲述哲学故事而写的书中两个人物;而席德通过读这本书 , 从心灵上跟苏菲建立起了联系 。艾伯特策划计划 , 逃离上校的“枷锁”----书 。
第三阶段 , 通过讲述故事 , 以哲学的方式(意识 , 现实) , 苏菲和艾伯特逃出了书本 , 在另外一个世界(哲学上来讲 , 并非不可能存在)与席德和上校进行了接触 。其实仔细想来 , 席德和爸爸艾勃特本身也是坐着贾德本身笔下的人物 , 细细想来很有些《盗梦空间》的感觉 。
这本书作为哲学启蒙书是很不错的 , 适合十五六岁的孩子从中找寻自我 , 对成人来说也是很好的入门书籍 。翻译水平很不错 , 非常建议收藏 , 给孩子推荐阅读 。本书不是读一遍就可以完全掌握的 , 适合不同阶段以不同心境去阅读 , 都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

苏菲的世界读后感怎么写?


小时候的我很喜欢收藏一些苦涩难懂的书籍 , 厚厚的砖块书堆砌起的“城堡”让我骄傲 。今天 , 我拿起了城堡中一块历经风霜却依然闪闪发光的“金砖” , 细细地品味它的含蕴 。
《苏菲的世界》这本书很多人都了解 , 它是一本以哲学为中心的启蒙书 。以苏菲接收的无名信为开端 , 以神秘导师的教导信为线索 , 乔斯坦·贾德以不俗的文笔把读者带进少女苏菲的神秘世界中 。在这个博大的世界中 , 我随着苏菲的脚步 , 走进哲学 , 反思人生 。
哲学 , 在我的脑海里一直以一个高高在上、遥不可及的形象伫立存在 。他就像一个不容侵犯的神祗 , 繁复而枯杂 。我从没想到我会以这种方式去接触和体味他——读 。
晴朗的下午 , 我轻抿一口茶 , 慢慢翻开有点泛黄的书页 。在细细咬嚼文字的过程中 , 我似乎融入了苏菲的世界 。
我在苏菲身后与她一起阅读第一封无名书信 。“你是谁?”我皱眉 。苏菲在思考不得后跑去花园 。我没有跟着她的思路 。我在想 , 如果我没有名字 , 我应该怎样被称呼?或许 , 每个人的灵魂都始终有个不朽的名字 , 我也是 。那么 , 我又是谁呢?这个问题显然很有趣却也难以回答 。我想不出来 , 无奈地读第二个问题 , “世界从何而来?” 。这也太困难了!我跟苏菲一样百思不得其解 。或许我该好好读完这本书 , 说不定我在读完后会懂得这些问题 , 我暗暗想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