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陆游的诗词( 四 )


字务观 , 号放翁 。
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
祖父陆佃 , 徽宗时官至尚书右丞 , 被诬元□党籍 , 罢知亳州 。
父陆宰 , 官朝请大夫 , 直秘阁 。
陆游出身于一个由"贫居苦学"而仕进的世宦家庭 。
他诞生和成长的年代 , 正当宋王朝腐败不振、屡遭金国(女真族)进犯的时候 。
陆游诞生的第二年 , 金兵即攻陷宋朝首都汴京(今河南开封) , 他随父陆宰向南逃亡 , 在"经旬不炊"和夜闻金兵马嘶中 , 历尽艰辛 , 逃至寿春(今安徽寿县) , 后又逃归故乡山阴 。
饱经丧乱的生活感受 , 群情激昂的抗敌气氛 , 给童年时代的陆游留下难忘的印象 , 并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
他后来曾这样回忆道:"绍兴初 , 某甫成童 , 亲见当时士大夫相与言及国事 , 或裂眦嚼齿 , 或流涕痛哭 , 人人自期以杀身翊戴王室 , 虽丑裔方张 , 视之蔑如也 。
"(《跋傅给事帖》)生平 陆游自幼好学不倦 , 自称"我生学语即耽书 , 万卷纵横眼欲枯" 。
青年时代曾从江西派诗人曾□学诗 , 得到不少启发 , 但他并未受其束缚 , 又从前代大诗人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岑参等人的诗作中汲取滋养 。
封建家庭虽然给陆游以良好的文化熏陶 , 特别是爱国教育 , 但也给他带来婚姻上的不幸 。
他20岁时与唐氏结婚 , 夫妻感情甚笃 , 可是母亲却不喜欢唐氏 , 硬逼着他们夫妻离散 。
离婚后 , 陆游非常伤痛 , 曾在10年后的一次偶然相遇中写了〔钗头凤〕词以寄深情 , 此后多次赋诗怀念 , 直至老年还写了有名的爱情诗《沈园》 。
陆游29岁时 , 赴南宋首都临安(今杭州)应锁厅试 , 名列第一 , 但因居于投降派权臣秦桧的孙子之前 , 又因他不忘国耻"喜论恢复" , 于是受到秦桧忌恨 , 竟在复试时将他除名 。
秦桧死后 , 孝宗即位 , 起初颇有抗金之志 , 主战派受到重视 , 陆游方被起用 。
他积极向朝廷提出许多抗敌复国的军事策略和政治措施 。
但由于张浚举兵北伐 , 部下将领不和 , 再加投降派掣肘 , 抗战终于受挫 。
宋朝廷立即动摇 , 又走上屈服求和的老路;陆游也被加上"交结台谏 , 鼓唱是非 , 力说张浚用兵"的罪名 , 罢黜还乡 。
陆游在故乡山阴镜湖之滨闲居 4年 , 屡次上书求职 , 最后才于乾道五年(1169)得一个夔州(今四川奉节)通判小官 , 其时已45岁 。
他迫于生计 , 不得不于次年远行入蜀就任 。
由于位卑职微 , 再加僻处山城 , 感到无所作为 , 但任期满后"归又无所得食" , 不得不又上书求"捐一官以禄之 , 使粗可活" 。
乾道八年(1172)主战将领四川宣抚使王炎聘他为干办公事 , 延至幕中襄理军务 。
这使陆游的生活发生很大变化 , 他换上戎装 , 驰骋在当时国防前线南郑(今汉中)一带 。
铁马秋风、豪雄飞纵的军旅生活 , 使陆游的怀抱不禁为之一开 , 写出了许多热情奔放的爱国诗篇 。
"飞霜掠面寒压指 , 一寸丹心唯报国" , 可算是他这一时期生活和心情的写照 。
特别是当他看到川陕地势险要 , 民气豪侠 , 觉得可用关中作根本 , 以谋反攻收复失地 。
于是便向王炎陈进取之策 , 提出一些经略中原、积粟练兵的战略 。
他充满胜利的信心 , 认为"王师入秦驻一月 , 传檄足定河南北" 。
可是陆游的这一片报国赤忱 , 并不能实现 。
腐败的宋朝廷 , 只求苟安 , 无意进取 , 致使将士闲置前线 , "报国欲死无战场" 。
不久 , 宋朝廷将王炎召回 , 随即罢免 , 陆游也改任成都府安抚司参议官 。
他只好抱着"不见王师出散关"和"悲歌仰天泪如雨"的激愤心情 , 眼看着收复中原的希望破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