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浣花溪诗词( 七 )


据《儒林公议》、《太平寰宇记》等书记载,武侯祠前有大柏树,相传是诸葛亮亲手栽种 。
这首联两句,前一句“丞相祠堂何处寻”是自问 。
这里不称“蜀相”,而用“丞相”二字,使人感到非常亲切 。
特别是其中的“寻”字,表明此行是有目的的专程来访,而不是漫不经心地信步由之;又因杜甫初到成都,地理不熟,环境生疏,所以才下了这样一个“寻”字 。
这个寻字有着丰富的含义,它还有力地表现出杜甫对诸葛亮的强烈景仰和缅怀之情,并因人而及物,同时也表明丞相祠堂是诗人渴望已久、很想瞻仰的地方 。
后一句“锦官城外柏森森”自答 。
这是诗人望中所得的景象,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外景,点明祠堂的所在地,用来呼应前一句 。
“柏森森”三个字还渲染了一种安谧、肃穆的气氛 。
这两句直承“蜀相”的诗题,起得很得势,用的是记叙兼描述的笔墨 。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
“映阶”,映照着台阶 。
古代的祠庙都有庭院和殿堂 。
人们要进入殿堂,要拾级而上 。
“好音”,悦耳的声音,这里指鸟鸣 。
这颔联两句,有如特写镜头,由远写到近,从祠堂的外部说到祠堂的内部,写的是丞相祠堂的内景 。
“映阶碧草自春色”,是承接第一句的丞相祠堂 。
碧草映阶,足见草深,表明祠堂缺人管理和修葺,游人也很少来到这里 。
“隔叶黄鹂空好音”,是承接第二句的古柏森森 。
黄鹂隔叶,足见树茂;黄鹂空作好音,表明武侯呕心沥血所缔造的一团糟,已被后人遗忘 。
这两句诗衬托出了祠堂的荒凉冷落,并含有诗人感物思人、追怀先哲的情味 。
它同时还含有碧草与黄鹂并不理解人事的变迁和朝代的更替这一层意思 。
特别是诗句中的“空”和“自”两个字的巧妙运用,使这一联的含义更加丰富 。
对于这两句,杜诗的评注者们有的认为是写景,有的认为是“真正抒情,而非实在写景”,这两种说法当然都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更确切些说,应当把这两句看成是“景语含情,情语寓景” 。
这正如宋代范晞文在《对床夜语》一书中所说的“情景相融而莫分也” 。
这样的例子在杜诗中是屡见不鲜的 。
如杜甫在夔州时所写的《武侯庙》一诗,开篇两句:“遗庙丹青落,空山草木长 。
”写出了庙外景色的荒芜,寄托着诗人对诸葛武侯身后凄凉的哀惋,就是生动的一例 。
清代王夫之在《姜斋诗话》中说“情景名为二,而实不可分 。
神于诗者,妙合无限 。
巧者则有情中景,景中情 。
”杜甫的写景抒...
有关成都的诗歌春夜喜雨 杜甫 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
【诗文解释】 好雨知道下雨的节气,正是在植物萌发生长的时侯,它随着春风在夜里悄悄地落下,悄然无声地滋润着大地万物 。
雨夜中野外黑茫茫,只有江船上的灯火格外明亮 。
天亮后,看看这带着雨水的花朵,娇美红艳,整个锦官城变成了繁花盛开的世界 。
《春夜喜雨》是杜甫在唐肃宗(李亨)上元二年(761)春天,在成都浣花溪畔的草堂时写的 。
《春夜喜雨》创作背景及思想内容:这首诗写于上元二年(761年)春 。
此时杜甫因陕西旱灾来到四川定居成都已两年 。
他亲自耕作,种菜养花,与农民交往,因而对春雨之情很深,写下了这首诗描写春夜降雨、润泽万物的美景,抒发了诗人的喜悦之情 。
春夜喜雨》抒写诗人对春夜细雨的无私奉献品质的喜爱赞美之情 。
全诗这样写道:“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
晓看江湿处,花重锦官城 。
”一二句“好”字含情,赞盛春雨 。
“知时节”赋予春雨以人的生命和情感,在作者看来,春雨体贴人意,知晓时节,在人们急需的时候飘然而至,催发生机 。
多好的春雨!首联既言春雨的“发生”,又含蓄地传达出作者热切盼望春雨降临的焦急心绪 。
颔联显然是诗人的听觉感受 。
春雨来了,在苍茫的夜晚,随风而至,悄无声息,滋润万物,无意讨“好”,唯求奉献 。
瞧,听雨情景作者体察得多么细致,就连春雨洒洒,静默无声也被诗人听出来了 。
可见,惊喜于春雨的潜移默化,诗人彻夜难眠 。
颈联紧承颔联,诗人唯愿春雨下个通宵,又恐突然中止,亦喜亦忧,推门而出,伫立远眺,只见平日泾渭分明的田野小径也溶入夜色,漆黑一片,可见夜有多黑,雨有多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