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开头的诗词( 三 )


《渔家傲·律应黄锺寒气苦》宋 欧阳修无寻处 。
梦回芳草生春浦 。
《渔家傲 七夕》宋 苏轼无晴又有晴 。
乱山深处过清明 。
《南歌子·日出西山雨》 宋 苏轼无计问行云 。
黄昏空掩门 。
《菩萨蛮·萧萧还是秋容暮》 宋 曹勋无新亦无旧,事事俱谐 。
《满庭芳·律转蕤宾》 宋 无名氏无一物、万缘蒙漠 。
《满江红·元本当初》宋 无名氏无辞诉、更不推忙 。
《满庭芳·儿女如花》宋 无名氏无微情以效爱兮,献江南之明珰 。
《洛神赋》魏晋 曹植无家问死生 。
寄书长不避 。
《月夜忆舍弟》唐 杜甫无事且频开口笑 。
纵酒狂歌 。
《蝶恋花·万事都归一梦了》宋 李之仪...
描写农民劳动场面的诗句展开全部1、相关诗句观刈麦白居易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 。
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 。
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 。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
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 。
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 。
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 。
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 。
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 。
2、译文农家很少有空闲的月份,五月到来人们更加繁忙 。
夜里刮起了南风,覆盖田垄的小麦已成熟发黄 。
妇女们担着竹篮盛的饭食,儿童手提壶装的水,相互跟随着到田间送饭,收割小麦的男子都在南冈 。
他们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梁上烤晒着炎热的阳光 。
精疲力竭仿佛不知道天气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 。
又见一位贫苦妇女,抱着孩儿站在割麦者身旁,右手拾着遗落的麦穗,左臂上悬挂着一个破筐 。
听她望着别人说话,听到的人都为她感到悲伤 。
因为缴租纳税,家里的田地都已卖光,只好拾些麦穗充填饥肠 。
现在我有什么功劳德行,却不用从事农耕蚕桑 。
一年领取薪俸三百石米,到了年底还有余粮 。
想到这些内心感到惭愧,整天也不能淡忘 。
3、简析这首诗叙事明白,结构自然,层次清楚,顺理成章 。
诗一开头,先交代背景,标明是五月麦收的农忙季节 。
接着写妇女领着小孩往田里去,给正在割麦的青壮年送饭送水 。
随后就描写青壮年农民在南冈麦田低着头割麦,脚下暑气熏蒸,背上烈日烘烤,已经累得筋疲力尽还不觉得炎热,只是珍惜夏天昼长能够多干点活 。
写到此处,这一家农民辛苦劳碌的情景已经有力地展现出来 。
接下来又描写了另一种令人心酸的情景:一个贫妇人怀里抱着孩子,手里提着破篮子,在割麦者旁边拾麦 。
她要来拾麦的原因是她家的田地已经“输税尽”──为缴纳官税而卖光了,如今无田可种,无麦可收,只好靠拾麦充饥 。
这两种情景交织在一起,有差异又有关联:前者揭示了农民的辛苦,后者揭示了赋税的繁重 。
繁重的赋税既然已经使贫妇人失掉田地,那就也会使这一家正在割麦的农民失掉田地 。
今日的拾麦者,乃是昨日的割麦者;而今日的割麦者,也可能成为明日的拾麦者 。
强烈的讽谕意味,自在不言之中 。
诗人由农民生活的痛苦联想到自己生活的舒适,感到惭愧,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
这段抒情文字是全诗的精华所在 。
它是作者触景生情的产物,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
白居易写讽谕诗,目的是“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
在这首诗中,他以自己切身的感受,把农民和作为朝廷官员的自己作鲜明对比,就是希望“天子”有所感悟,手法巧妙而委婉,可谓用心良苦 。
带有农具的古诗 1. 《无锡道中赋水车》[宋] 苏轼翻翻联联衔尾鸦,荦荦确确蜕骨蛇 。
分畴翠浪走云阵[4],刺水绿针插稻芽 。
洞庭五月欲飞沙,鼍鸣窟中如打衙 。
天工不见老翁泣,唤取阿香推雷车 。
2.《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二耰耡》[宋] 王安石锻金以为曲,揉木以为直 。
直曲相后先,心手始两得 。
秦人望屋食,以此当金革 。
君勿易耰耡,耰耡胜锋镝 。
3.《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十五耘鼓》[宋] 王安石逢逢戏场声,壤壤战时伍 。
日落未云休,田家亦良苦 。
问儿今垄上,听此何莽卤 。
昨日应官繇,州前看歌舞 。
4.《和圣俞农具诗十五首其九耧种》[宋] 王安石富家种论石,贫家种论斗 。
富贫同一时,倾泻应心手 。
行看万垄空,坐使千箱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