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教案怎么写?( 七 )



散步教案怎么写?


教学目标:
1.品味文章语言表达上“举轻若重”的特点 。以词语的选用与句式结构两方面)
2.感受文章字里行间的亲情与责任感 。
教学重点:
品味文章语言“举轻若重”的特点 。
教学难点:
小组活动时,寻找典型词句,体会“举轻若重”的特点和表达作用 。
教学方法:
在教师有效的指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建构新的学习 。学习策略有:朗读、圈画、质疑、小组讨论、比较研究与拓展强化 。
教学时间:
1课时 。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学习
1.回忆生活,引入学习 。
出示问题:你们一家人一起散步会发生些什么事情?
请两至三位同学讲述经历,与大家交流 。
(新知识的学习是在原有知识建构的基础上进行的,以学生现有的生活积累为学习的前提,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积累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希望给新知的学习构筑起合适的背景,以达到教材与生活,作者与读者情感上的沟通 。)
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
出示要求:轻声地朗读课文,熟悉课文的内容 。
检查阅读效果:
A.散步的人有哪些?
B.散步的季节呢?
C.散步的地点?
D.散步中发生了什么事情?
E.结果如何?
(问题宜简单,学习起步阶段要尽量让每个学生感受到成功的愉悦 。梳理内容的目的是提醒学生初读文章时应该关注的要点有哪些,也是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拉近距离,为下一步的学习活动提供一个共同的平台 。)
3.交流感受,把握作者的感情 。
出示问题:读了这篇文章,你从中感受到什么?
请几位同学谈谈个人的感受 。
肯定个性化的发现 。
(这问题比较宽泛,目的是希望学生能注童个体的体验 。)
进一步研究文本:作者表达的感情是什么?
(回到文本研究,文本本身始终是研究的主要对象,这一个环节也是探究本课语言特点的思维起点)
总结:散步是日常生活,既轻松又微不足道的一件事,在作者笔下变得那么重要 。作者从中感受到责任的重大,领悟到家庭、社会乃至整个世界的内涵 。(总结可以请学生做 。)
二、师生合作,初步发现
1.朗读第一、二两节,师生共同探讨 。
朗读前提出要求:注意,文章中哪些词语或句式很“特别” 。
学习第一节:以学生平常习惯的表达方式作为参照进行比较,发现作者选用句式的匠心 。
通常习惯的表达有:
我们一家四个人在田野上散步 。
我、我的母亲、妻子和儿子在田野上散步 。
归纳比较结果:文章选用的句式有强调的意味,郑重其事地推出一个一个镜头 。
(进一步朗读并感受课文语言,切入到本课主要目标——语言的探究,通过比较发现句式的不同寻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