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灯祭》教学反思()如何写?( 三 )


纵观第一单元的教学,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总的来说还不是很令人满意的 。学生经过愉快的寒假,心还没有很好的收回到学习上来,学习状态很令人担心,经常有人上课开小差,不能集中精力专心听讲 。部分学生在学习态度上也不是很端正,布置的学习任务马马虎虎,不认真的完成 。对于课前的预习也只是胡乱的弄上一通,也不知是在做什么,常常让课程无法按时的完成,同时作业质量也极差 。这些现象的存在,将极大的影响到以后的语文教学 。经过对本单元教学的反思,让我清醒的认识到,在以后的教学中除了要注重本单元的训练重点之外,还必须进一步加强学生的习惯的培养,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学习习惯 。同时也提醒自己要加强备课,仔细的钻研教材,努力学习一些教育教学的理论知识来指导教学中遇到的问题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继续努力吧!!

五年级下册《灯祭》教学反思()如何写?


《灯祭》是一篇散文,初读此文,我便被文中朴实无华的语言所吸引 。再读,又被文中自然流露的真情所感动,继而心中泛起涟漪:
这节课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这一理念:
语文味一:静心默读、动情诵读的“读味” 。
阅读教学要以读为本,这是不言而喻的,但如何多读呢?如果让学生一遍一遍的反复读会有“放羊”之嫌,如果让学生机械地模仿老师读又有违“尊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要求 。因此课上既有学生静心默读,细细思考;又有我声情并茂的朗读,给学生做示范;也有师生互读,平等对话;还有生生互读,走入课文,更有教师引读,让学生根据词义和特定的情境读出不同的语气、语势 。效果如何,在座各位身临其境,我自不必多加赘述 。另外在指导方法上也改时下流行的“有感情读”为“读出韵味”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理解感悟后,再让学生“送进去”读一读,从读中让学生再去倾听作者的心声,使学生把自己的个性体验与文本朗读很好的结合起来,读出了思考,读出了文章的韵味,也读出了自己的味道 。
语文味二:品词品句、咬文嚼字的“品味” 。
在这节课,我引领学生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语文训练,如在冰灯、红灯一段,让学生感悟对比手法,在父女对话一段让学生理解重点词语,在丰厚的情感、丰富的内涵中使语言训练立体化,实现了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结合 。另外文字是一种符号,往往在文字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和内容,包含着多处“空白”令人遐想 。像作者点燃玻璃灯,周围的夜色颤动了一下,此时作者的思绪肯定也随之颤动,我适时抓住这一空白点进行拓展:此时你就是作者,你会对逝去的父亲说些什么?个体面向父亲告白,是个性化的,也是再现课文具体内容的,这样很自然地就把对课文内容的进一步理解与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既引导学生更深地感悟了文本,又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