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珠从哪里来》教学反思怎么写?( 四 )


本节课 , 我是用图片导入的 , 我觉得没有把冰带到教室来 , 是个不足之处 。但是接下来学习凝结的时候 , 也就是揭开水珠从哪里来的面纱这一课时 , 我会弥补这个遗憾 , 真正的把冰带到教室 , 和学生们一起来探究凝结这一现象 。也能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看不见的水蒸气是真实存在的 。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反思怎么写?


《水珠从哪里来》是《冰融化了》的后一课 , 学生在观察冰融化的过程中会发现装冰的杯外壁有许多小水珠 , 本课就是从这个现象展开的 。本课是思维含量比较大的一课 , 在学习本课前学生有不少错误的前概念影响他们 , 所以要分析出“水珠从哪里来”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
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有以下的前概念:
1、温度差别造成水珠的出现 。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反思怎么写?】2、空气能搬运水珠 , 使水珠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 。
3、水珠从空气中来 。
4、水珠直接由冰产生 。
5、冰融化时放出冷气 , 冷气和周围的空气混合形成水珠 。
6、首先形成雾 , 雾散开再形成水珠 。学生对“水珠从哪里来”的猜测中最多提到的是“雾” , 雾与水蒸气的关系?雾与水珠的关系?雾与冰的关系?空气与水蒸气的关系?这些纠缠在一起 , 使分析变得吃力 。课后我在反思 , 在让学生猜测“水珠从哪里来”之前应该先让学生明白“雾”其实就是小水珠聚集在一起 , 猜测原因时不要把“雾”牵涉进来 , 另外还要让学生明白空气中存在着肉眼看不见的水蒸气 , 把这些弄清楚后思路会清晰些 , 分析起来也简单些 。

《水珠从哪里来》教学反思怎么写?


《水珠从哪里来的》教学反思
“水珠从哪里来”这个问题是学生在做前面几节课的实验时提出来的 , 同时也是学生在生活中很容易发现的问题 , 所以在这节课的导入我注重激发学生学会在生活中发现问题 , 培养他们积极思考和提问的习惯 , 提高科学素养 。我先提出几个现象 , 比如:一杯冰水的外壁的水珠从哪里来呢?吃冰棍时包装袋外面的水珠从哪里来的?等 。同时也让学生一起回忆一下 , 自己在生活中是否遇到过相似的现象 , 并提出过疑问 , 使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这堂课的探究中 , 使这堂课起到良好的效果 , 因为学生的探究欲望被激发了 。
让学生对“杯外的水珠从哪里来”进行假设 , 这个活动我让学生从原有的知识水平出发 , 展开充分的思考 , 不管对与错 , 只要学生的回答符合一定的思维逻辑 , 我都不否定 , 并鼓励学生积极思考 。提出假设之后再开展全班的讨论 , 对假设进行分析和验证 , 根据已有的经验 , 排除不合理的解释 , 使思考进一步深入 , 使学生认识到杯外的水珠不是冰融化得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