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淑真的诗词集( 五 )


且同一首词,女子写来,有失妇道,男子所作,便无可厚菲 。
卫道士心态,何足道哉!朱淑真尚有三首《元夜》诗,其中一首云:火树银花触目红,极天歌声暖春风 。
新欢入手愁忙里,旧时惊心忆梦中 。
但愿暂成人谴眷,不妨常任月腺陇 。
赏灯哪得工夫醉,未必明年此会同 。
同上述《元夕》词相比,都是写元宵佳节过得索然无味,思想起旧事黯然心惊的情绪,两者的意境是相通的,时间是相连的,格调是相似的,一诗一词感伤怀人的情绪一脉相承,情绪相连 。
且《元夕》在风格上不仅与《元夜》诗相似,而且与她的其它词作亦相近 。
她善于用白描的手法,通俗的语言,来写她的真情实感;也善于用前后对比的笔法,简炼明畅的文笔,来写她的悲欢离合 。
细品《元夕》,的确不像六一居士手笔,更像是朱淑真的断肠之声 。
“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终于在爱里,失散了 。
对于她所嫁何人,众说纷纭 。
柏杨先生形容得尤其生动有趣且解气,然而即使那个他入仕为官,而非市井民家,“便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有些照样也是一堆牛粪也 。
”总之是,两人格格不入 。
易安居士和她的赵明诚过了几年金石书画的生活,夫妻唱和,所得其乐虽然短暂,却足以慰籍终身 。
而朱淑真遇人不淑,所嫁非所爱,只能感叹 “连理枝头花正开,妒花风雨便相催 。
愿教青帝常为主,莫遣纷纷点翠苔”(《落花》) 。
再来看她后来写的词:《谒金门·春半》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 。
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
好是风和日暖,输...
生查子元夕到底是欧阳修写的还是朱淑真写的?在一处看到:此词一...1.凉 凉字是全诗诗眼, 照应首句的“秋气清”,以触觉状态写视觉形象 。
表现出诗人内心之失落,虚实相生,韵味悠远 。
2.由室内(铺床凉)到室外(月在缺处明),逐层递进地反复渲染独处的苦闷 。
第三句写床席之月影,由窗外梧桐树缝筛下的婆娑月影,再看斑斑驳驳地铺满了冰凉、空寂的床席,今夜谁会给她送来温暖呢?这情景不免令人凉从心生!第四句写窗外梧桐之月,以景语作结,给读者无穷的想象空间 。
此句承上句,以顶真手法过渡,从床塌之月光、树影写到高天之皓月,表达了诗人望月怀人的乍喜还忧的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