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间十分钟》教学设计( 四 )


难点:抓住活动中对人物的动作描写,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性 。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理解“沸腾”、“丰富多采”等词语的意思 。
2、了解课文大意,初理文章脉络 。
3、读懂第五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写具体的 。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
1、出示:课间十分钟
2、读了这个课题,你知道了写什么?
3、课间十分钟你们搞些什么活动?(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活动内容来说)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
1、轻声朗读课文,读准生字的音 。
2、反馈学生字情况 。你觉得哪些生字的音、形需要提醒大家的或需要别人帮忙的?
如:赢、捷
3、再读课文标出课文有几段,思考:课文中一共写了哪些课间活动?其中主要写了哪几项?它们是课文的哪几段?
4、反馈思考情况 。
①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评议 。(读准字音)
②大家交流讨论上述思考题 。
三、学习第一第五自然段 。
1、学习第一自然段
①读这一自然段,你读懂了些什么?
②“沸腾”什么意思?
③“沸腾”还可以换哪个词?你认为哪个词更好?
④朗读这个自然段 。
2、学习第五自然段
①自由朗读这一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用什么方法写的 。
②找出总起句和分述部分 。
四、课堂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本上的第1、2、题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读懂课文第四自然段是怎样围绕总起句具体写丢沙包活动的 。
2、能给第二自然段前面加上总起句 。
3、品析词句,有感情地朗读二至四段 。
4、读懂总起分述的方法写一段话 。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听写词语
2、挂出画有表格的小黑板 。问:课文主要写哪几项课间活动?(填表:打乒乓、爬竿、丢沙包)
二、学习“丢沙包”一段
1、初步感知
①默读课文,用“——”划出这一自然段的总起句 。
②这一段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丢沙包这项活动的?(丢包、躲包两方面)
2、具体理解
①师读总起句,生读分述部分的句子 。
②讨论:写丢包、躲包的分别是哪几句?
③细读写躲包的句子,找出描写躲包动作的词 。
④你能从这些动作词中看出些什么?(体会用词的准确)
⑤读最后一句,“欢畅”可以换哪个词?从这句话里你知道什么?
⑥指导朗读 。你认为这段该怎么读?
3、小结
“丢沙包”这一活动是怎样写具体的?(“攻”、“躲”两个方面)
三、用学习“丢沙包”这段的方法,自学“打乒乓”这段,思考填好表 。
1、反馈 。
2、看“丢沙包”这一段的方法,谁能把“打乒乓”这段也加上一句总起句,使其成为总起分述的段落 。(激烈、紧张、起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