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颂牡丹诗词( 四 )


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 。
声名从此大,汩没一朝伸 。
文彩承殊渥,流传必绝伦 。
龙舟移棹晚,兽锦夺袍新 。
白日来深殿,青云满后尘 。
乞归优诏许,遇我宿心亲 。
未负幽栖志,兼全宠辱身 。
剧谈怜野逸,嗜酒见天真 。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 。
才高心不展,道屈善无邻 。
处士祢衡俊,诸生原宪贫 。
稻粱求未足,薏苡谤何频 。
五岭炎蒸地,三危放逐臣 。
几年遭鵩鸟,独泣向麒麟 。
苏武先还汉,黄公岂事秦 。
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 。
已用当时法,谁将此义陈 。
老吟秋月下,病起暮江滨 。
莫怪恩波隔,乘槎与问津 。
(杜甫这篇也好,就是有点难体会)还有最熟悉的杜甫的“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 。
”杜甫 梦李白二首·之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李白《望天门山》诗歌鉴赏望天门山 【作者】:李白 【朝代】:唐 【体裁】:七言绝句 【作者小传】: 李白(701-762),字太白,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
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 。
他的诗对后人有深远的影响 。
【内容】: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格律】: ○平声 ●仄声 ⊙可平可仄 △平韵 ▲仄韵 本作的韵脚是:十一队;可"四支五微八齐十灰[半]"通押 。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 【注释】: 1.天门山:在今安徽省当涂县 。
《元和郡县志》卷二八江南道宣州当涂县:"博望山,在县西三十五里,与和州对岸 。
江西岸曰梁山,在溧阳县南七十里 。
两山相望如门,俗谓之天门山" 。
《方舆胜览》卷一五太平洲当涂:"天门山,东曰博望,西曰梁山 。
李白诗'天门中断……'" 。
2.楚江:长江流经战国时楚国的一段,李白称其为为楚江 。
李白《天门山铭》:"梁山、博望关扃楚滨,夹据洪流,寔为吴津" 。
3.至此回:一作直北回 。
长江流至当涂分为东西两脉,西脉流经梁山下,直赴东博望山而折向北流 。
回:此为转折意 。
【赏析】: 此诗为开元十三年(725)作者赴江东途中行至天门山时所作 。
第一句“天门中断楚江开”,着重写出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的壮阔气势 。
它给人以丰富的联想: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 。
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东西两山 。
这和作者在《西岳云台歌》中所描绘的情景颇为相似:“巨灵(河神)咆哮擘两山(指河西的华山与河东的首阳山),洪波喷流射东海 。
”不过前者隐后者显而已 。
在作者笔下,楚江仿佛成了有巨大生命力的事物,显示出冲决一切阻碍的神奇力量,而天门山也似乎默默地为它让出了一条通道 。
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又反过来着重写夹江对峙的天门山对汹涌奔腾的楚江的约束力和反作用 。
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 。
如果说上一句是借山势写出水的汹涌,那么这一句则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 。
有的本子“至此回”作“直北回”,解者以为指东流的长江在这一带回转向北 。
这也许称得上对长江流向的精细说明,但不是诗,更不能显现天门奇险的气势 。
试比较《西岳云台歌送丹丘子》:“西岳峥嵘何壮哉!黄河如丝天际来 。
黄河万里触山动,盘涡毂转秦地雷 。
”“盘涡毂转”也就是“碧水东流至此回”,同样是描绘万里江河受到峥嵘奇险的山峰阻遏时出现的情景 。
绝句尚简省含蓄,所以不象七古那样写得淋漓尽致 。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
”这两句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
上句写望中所见天门两山的雄姿,下句则点醒“望”的立脚点和表现诗人的淋漓兴会 。
诗人并不是站在岸上的某一个地方遥望天门山,他“望”的立脚点便是从“日边来”的“一片孤帆” 。
读这首诗的人大都赞赏“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因为它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但却很少去考虑诗人何以有“相对出”的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