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爱》读后感(20)


十三四岁的小女孩过早的开始做起了灰姑娘的美梦 , 希望不久的将来 , 将有一位白马王子降临身旁 , 带着这个甜蜜的梦一路畅想着、迷惘着…
有个朋友曾经说过这样的一句话:对于经典 , 不是问你有没有读过 , 而是问你读过了多
十年后的现在 , 闲暇之余 , 再次回顾经典 , 重温《简爱》 。这个被誉为经久不衰的古老童话在记忆的封尘里只残存着灰姑娘的浪漫的模糊印象 , 要说说简爱 , 只能重新认识她 。人哪 , 真是太容易忘记了 , 哪怕是曾经带给你震撼的东西!同样的事物 , 二度去面对它 , 心境自然不一样了 。这正符合了哲学家曾经说过的“人不能两次踏过同一条河流”的哲学原理 。就连读同一本书 , 我竟也不能如同少女时费尽心机绞尽脑汁地去创造机会如饥似渴的阅读欣赏她 , 也不想根据社会和时代背景来赋予她什么代表性的重大意义 , 而是纯粹想透过文字来阅读分析她——一个女子
简爱 , 因为父母双亡 , 被寄养在舅舅家 , 然而跟她有血缘联系的舅舅很快也病故了 。
童年 , 在盖茨黑德府里她是以一个孤女的身份生存着 , 虽然被称为“小姐” , 但实际上比女佣还没有资格留下来 。表姐瞧不起她 , 表哥殴打羞辱她 , 舅妈把她关进了死过人的“红房子” , 她的反抗被视为是品行不正 , 喜怒无常 , 还颇爱撒谎 , 十足一个低贱的坏丫头
洛伍德义塾 , 这所带着慈善性质的寄宿学校 , 简爱在这生活了八年 。从十岁到十八岁 , 可以说简爱的大部分文学修养及人文素质是在这段时间里既定 。这里有里德舅妈的帮凶勃洛克赫斯特先生 , 但更多的是一群善良正义献身慈善事业的老师们 , 对人关怀备至像米勒小姐 , 待人善良温和的谭波尔小姐以及很爱读书但有点邋遢的彭斯等 , 从他们身上简爱应该说受到了不少直接间接的影响 。很可惜在这段成长经历的叙述描写上 , 作者没有过多的用心灵去思索它 。
小说的重点放在了简爱十八岁成年之后在桑菲尔德府与罗切斯特先生的相识相恋 。可能这也正是小说能吸引广大读者的重要原因 , 一个平凡的灰姑娘追求平凡的尘世幸福的生活童话 。现代言情小说家琼瑶阿姨在这一块领地笔耕不辍 , 受益匪浅 , 也获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一致好评 。从这个层面上来说《简爱》未尝不是一部言情的先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