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读后感如何写?( 二 )


美丽的池塘,请你等着我 。
亲爱的小伙伴,请你们想着我 。
美丽的桃源,我会回来的!

桃花源记读后感如何写?


小时候偶尔听人提起世外桃源的故事,但对详细内容并不知晓 。只是对那美好的景象有一种若隐若现的渴望,莫名奇妙的向往 。
他写这个虚构的故事是为了寄托他对当时现实社会的不满,和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他是个归隐之士,在写这篇诗作的时候已经离开尘世过隐居农村生活十余年了 。他出生寒门,少时虽有抱负,却壮志未酬 。他从懂事起就经历了很多的社会和政治上的变迁和纷扰,社会的伪诈、污秽、黑暗令他感到窒息、愤懑 。他性格耿直,为官清廉,不愿卑躬屈气攀附权贵,因而与污浊黑暗的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后来辞官归隐田园,过自耕自力,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简朴生活 。
在陶渊明的笔下,”桃花源”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 。鸡犬相闻 。”作者的手笔简练易读,妙笔生花 。简单的几句话,就生动的描绘了桃源恬静、优美的自然环境,心旷神怡的景象,长长的绿水,夹岸的桃林,纷飞的花片,芬芳的嫩草,使人赏心悦目,无限的向往 。
《桃花源记》的主体和核心是借“避秦之乱”这一历史事实来抒发对当时社会的不满,并由此产生的对理想境界的热烈追求 。作者通过形象地描写,神话式的虚构故事和美的激情,打动了千千万万读者的心 。最后,作者更用悬念的手法,暗示这样一个完美无瑕的理想境界,是虚无的,只是作者对自由和极乐世界的追求 。
所以,当我看到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的时候,我无法不被这世外桃源的景色、安居乐业的人们、快乐和平的生活所深深折服 。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人人都有享受自由与平等的权利,他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过着与世无争的平静生活 。这一切如今令我深深向往 。虽然是虚构的世界,却给了我无限畅想空间……

桃花源记读后感如何写?


红尘俗世多烦扰,恩怨情仇不可少 。
厌世弃俗寻净土,桃花仙境何处找?
记得初读《桃花源记》是在读初中,当时只是被文中所写的“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种美景所感 。适值当时正在热播港剧《射雕英雄传》,理所当然的就把桃花源和桃花岛联系在一起,满园桃花妖娆妩媚,幽幽清香沁人心脾,真美!时常都在想,如果自己能够住在那飘着花瓣雨的桃花岛有多好!虽然语文老师也给讲解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但那时并未感觉有多大感触 。
随着步入社会所经历的事情越来越多,对作者所作《桃花源记》的理解也越来越清晰,越来越有同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