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读后感如何写?( 五 )


我常常想,有没有一个清静安闲的地方,能拥抱自然的地方 。这便是我心中的桃花源了
“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草,落英缤纷 。”一句让人孚将连篇,我感觉我以置身在这桃花林中,春耕季节,乡民们料理完了田地,三五成群的回家,家家户户的屋顶都升起了炊烟,山谷里桃花盛开,湖中鱼虾结群 。
“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每当读到这一句时,我就在想桃花源不正是人们心目中的一片乐土吗?于是有了“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和“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 。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的故事 。看完之后,我忍不住想,为什么渔人能在无意间进入桃花源,而太守和南阳的刘子骥带了那么多人那么仔细的找却找不到呢?
会不会是因为渔人心无杂念而其他人却心怀不轨?太守可能这样,但“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他也会这么想吗?由此我又想到了一篇叫做《金斧与农夫》的故事,故事是说一位农夫一不小心把自己的铁斧掉进了河里,来了赫尔墨斯,赫尔墨斯捞上了一个金斧和银斧,农夫却只要他的那把铁斧,赫尔墨斯被他感动了,于是把三把斧子都送给了他 。另一位农夫听了很羡慕,却因为贪心变得一无所有 。
有些事情是不能为别 人所说的,可能会影响那个人的一生,不过,那也是那个人应有的惩罚 。
篇3:桃花源记读后感
怀着小小的激动心情,我阅读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那么美丽、祥和的世外桃源,深深的吸引了我 。
有时候我也不时的在幻想,要是有一天我也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那该是多么美好啊 。可是那就是仅仅只是幻想,当我缓过神来,就会有一种道不明的失落感,人类的破坏,人类的不和谐,造成现实社会已经冷冰冰的了 。在那个黑暗,腐败的社会中,‘桃花源’的确是人们向往的地方,没有压迫,没有剥削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仿佛我已经深入其中 。小溪两岸群山连绵,顺着小溪走,一个神秘的地方出现了,桃花盛开,到处生机勃勃 。那粉红色的桃花一朵紧挨一朵,挤满了整个枝丫,羞羞答答地互相簇拥着,它们像一群顽童,争先恐后地让人们来观赏自己的艳丽丰姿 。小草带着泥土的芳香钻了出来,一丛丛,一簇簇,又嫩又绿花儿也伸了伸懒腰,打了个哈欠,探出了小脑袋;小朋友们都脱掉了笨重的冬衣,换上了既轻便又鲜艳的春装;小鸟们从家里飞了出来,唱着动听的歌 。
跟着陶渊明的踪迹,我们来到了充满和平宁静的桃花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好一幅和平宁静的景象 。土地平坦宽阔,肥沃的土地上种满了庄稼,年轻的小伙子下田耕种,不畏炎热,都在努力的为自己的生活播种着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除了那可爱的桃花,还有一群群小动物,小鱼和小虾嬉戏着,来来回回,都好像在寻找自己的好朋友,有时候还朝着我们眨眨眼 。啊,桃花源里的池塘真绿,仿佛是一块无瑕的翡翠,涟涟秋水,给人几丝凉意;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