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花源记读后感如何写?( 七 )



桃花源记读后感如何写?


从古至今,在人们的印象中,桃花源是一个充满诗意的地方 。那里充满了快乐,充满了幸福 。
东晋诗人陶渊明,他一向正直品洁,因看不惯世俗污秽,辞官隐居 。又因东晋的腐败,作者对社会感到不满与厌恶,于是借此文抒发自己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桃花源记》一文淋漓尽致地表现了这种情感 。
桃花源中的环境之美,美在土地平旷,良田和美池;又美在屋舍及旁边翠绿的桑竹 。在这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桃花源中人们和谐相处 。这里没有腐败政权的压迫,没有繁重的赋税,没有饥饿,更没有家破人亡和妻离子散,这里呈现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这里“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且男女往来种作,黄发垂髫也怡然自乐 。这里不仅环境美,人情更美 。
桃花源中的人对于外来的一位客人——渔人,不是冷漠,而是热情地邀请回家做客,设酒杀鸡作食 。待客的方式有点儿像大丰收时那种状况,这里既突出桃花源中的人们勤劳和谐,也突出了桃源人的热情好客 。当桃花源中的人们都听说了有位客人来时,都来问讯,并友好的邀请渔人到自己家做客 。
学完《桃花源记》后,我对作者虚构的桃源,倍感亲切 。正如“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

桃花源记读后感如何写?


东汉末年,兵连祸结,民不聊生,而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里,诗人陶渊明却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 。作者当时已辞官回家多年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与绝望,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而在他写这篇文章之时可曾想过:与其坐在深山之中做无用的发泄,却还不如尽一番力来改变世界 。
话说当年,楚汉之争,霸王项羽可谓有绝对优势 。但由于盲目自信,一意孤行,最终武夫输给了智慧,无奈只能落了个自刎乌江 。如果项羽懂得卷土重来,懂得忍辱负重,懂得回到起点从头来过,也许历史就得改写 。如此之痴,可笑哉!
再回到陶渊明,因家境贫寒,29岁的他走上仕途,几十年间,他历任多职,最终因忍受不了官场的黑暗而罢官归隐 。但如果此时陶渊明并未罢官,而是以自己的清廉,自己的正直来告诫世人,教导世人,或许事情的结局就不会是这样 。
虽有这些不懂拐弯的“痴”人,却也不乏懂得从头来过的“明”人 。春秋时期,吴越两国为了霸主地位展开激烈的争斗 。一次激战中,越国惨败,越王勾践无奈被俘 。从一个万人之上的国君到一个阶下囚,勾践的人生跌倒了谷底 。但是,他并没有绝望 。十几年的卧薪尝胆,等待着那一个千载难逢的机会,勾践抓住机会,反败为胜,再次称霸诸侯 。懂得从头来过,勾践终于成为了一代霸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