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转型》读后感怎么写?( 五 )


我们发现,教育更重要的是发现和唤醒:发现学生的潜能和发展方向,来唤醒他、帮助他 。
感悟:新的教学观念的出现,教育方式的转变,必然带来老师教学形式的转变 。接受的是传统的教学模式,一直以来上课也离不开传统的模式,要想从根本上改变老师特别是老教师确实很难 。学校很多改革都虎头蛇尾,很多的因素都来源于老师的压力,老师不改变,学校再提倡也不行 。现在的教育培养出来的孩子都是一个模式,而社会却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学校就应该根据社会和学生的需要来设置课程 。教育不能只针对好孩子,不能面向全体,要开发每一个孩子的潜能和发展方向,帮助孩子,唤醒孩子,这样的教学理念必须得采用走班式的教学,现行的以班教学的模式必须要改 。
艾默生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秘诀在于尊重学生 。不是由你来决定他该知道什么和该做什么 。这是上帝所造的,是先天注定的,只有他自己掌握着开启自己秘密的钥匙 。由于你的干涉、阻挠和过多管制,他可能受到阻碍,不能达到自己的目的,不能做自己的主人 。”
感悟:越读李希贵老师的《学校转型》越能感觉出现在教育在人的发展方面的弊端 。因为我们要面对四五十个孩子,有统一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即使在教学层次上有所兼顾,但是不可能照顾到每一个孩子的 。因为我们还要面对统一的考试内容,面对统一的中考和高考,在这一指挥棒下,老师只能按统一的进度统一的教学内容去教学生,即使有所改进,也是小范围的,不敢有大动作,更何况还有很多老师觉得这样上课很省事而不愿意改呢?
孩子长大喜欢做什么,后天的环境和教育虽然起很大的作学生的成长中作用更大 。孩子是否成功取决于自己先天的因素和后天的努力,所以真正喜欢是最重要的,只有喜欢他才心甘情愿的去做,也不感觉累,就像孩子们玩游戏,都乐此不疲,因为他们有成功的喜悦 。而父母和老师干涉过多 。往往会使孩子的兴致受到阻碍,反而使孩子不易成功 。

《学校转型》读后感怎么写?


《学校转型》读后感
寒假里,我读的第一本书是学校发的《学校转型》,这本书是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今年的呕心沥血之作,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的教育理念转换的实在是太慢了 。幸好这本书的出现,让我能够紧跟教育发展的新需要,作出自己应有的转变 。
本书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当我们走过一片森林,只会感叹森林的壮观,却对每棵树的情况语焉不详 。就如同我们过去只关注学校办得好,但对每名学生发展得好不好缺乏关注 。但是,校园不比森林,我们没有权力通过竞争去实现优胜劣汰,而是要发现每棵树独特的生存需求和生存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