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塞腰鼓》公开课教学设计怎么写?( 九 )


任念国(以下简称任):非常同意你的观点 。追求大而全向来是教师经常犯的一种错误 。但是自己感觉:老师备课时还必须要大而全,只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要选择最佳的、适时的切入点,以点代面,重点突破,从而更加深入地全面把握 。
陈:我同意备课要深、透、全,但关键是在课堂教学的具体实践中要学会舍得,并充分认识到一节课不可能吃成胖子,教学中不是为了展示自己对教材理解多么深刻!想法太多,反而一个也没有实现好 。或许,现在教师要做的,不是怎么去扩充,而是应该想想怎么做减法 。
陈:很多老师在做公开课时带着沉重的包袱,想着得奖,想着听课者的好评,却失去了自我和真实 。实际上,一节课就是一节课,三维目标需要在经常的教学活动中追求,不是一节课就能实现的 。评课时,我们也不能求全责备,不能要求一节课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都必须出现 。
任:这一点我是深有感触 。如果不能把压力很好地转化为动力,战时的状态不能很好地调整的话,这确实是一个授课教师一个用粉笔作战的战士要打败仗的很重要的原因 。
陈:这是很难避免的压力 。我认为,有更高层次和境界的教师在此时是心中只有学生,只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现状进行教学 。
问题二:单篇教学与主题单元如何有机联系
陈:我把你的《安塞腰鼓》教学简记读了两遍,我认为你的把握是对的:以时间为线索,分表演前、表演中、表演后进行,而在表演中,又从声响、动作、想象等方面展开 。
以时间为线索是一方面,同时考虑到这是一个艺术欣赏的单元,还可以从舞台艺术的角度具体展开,比如:
表演前:
【《安塞腰鼓》公开课教学设计怎么写?】(人物)一群茂腾腾的后生 。
(场景)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高梁地 。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裳 。
(动作神态)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紧贴在他们身体一侧的腰鼓,呆呆的,似乎从来不曾响过 。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 。
我觉得这是一个电影场景的写法,也是戏剧开幕前的场景,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在想象中期待那惊心动魄的一捶 。
表演中:
鼓点像骤雨(声);流苏像旋风(物);脚步像乱蛙(人);瞳仁像火花(眼);风姿像斗虎(人的整体感觉) 。
任:你的建议让我很受启发 。从主题单元的角度来考虑这篇课文的教学设计,不失为一种好的方法和策略 。因为自己对舞台艺术了解不多,所以没有去涉猎 。陈老师所建议的设计,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对于学生来说,文化艺术舞台艺术的涉猎和储备,可能对他一生都有好处 。这个思路我会汲取的,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