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描写手法( 六 )


互文除上述表现形式外,还有凡指互文 。
如: 12.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 。
(《孔雀东南飞》) 13.十三能织素……十六诵诗书 。
(同上) 第12句中的“东西左右”凡指“四周” 。
第13句中的“十三……十六……”凡指兰芝出嫁前已具备了很好的才能与品德,不必拘泥于哪年学了什么 。
掌握了互文这种特殊的修辞方法,对理解文章内容是有一定好处的 。
二、列锦 。
所谓“列锦”,就是全部用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经过选择组合,巧妙地排列在一起,构成生动可感的图像,用以烘托气氛,创造意境,表达情感的一种修辞手法 。
在流传深远的名篇“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中,“烟村”“人家”、“亭台”、“鲜花”既各自独立成景,又共同构成一幅田园风光图,创造出淡雅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赞美之情 。
再如“星河秋一雁,砧杵夜千家”(《酬程延秋夜即事见赠》),给人的情趣和诗味是浓醇、深长的 。
上句是视觉画面——秋夜星空一只孤飞的雁,下句...
语文古诗鉴赏中的抒情手法,表现手法,艺术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⑴、修辞方法:比喻、拟人、设问、反问、借代、对偶、夸张、衬托、用典、化用、互文、反复等; ⑵、表达方式及表现手法: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表达方式: 诗歌的形象性与抒情性要借助各种艺术手法来表现,我们要了解一些常见的艺术手法.诗词中主要运用叙述、描述、议论、 抒情四种表达方式,这其中描写、抒情是考查的重点.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情景交融).描写: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点面结合、明暗结合、正侧结合、声色结合、粗笔勾勒、白描工笔等. 表现手法:赋、比、兴;抑扬变化、铺陈描写、象征联想等. ⑶、篇章结构:首句标目、开门见山、曲笔入题、卒章显志、以景结情、总分得当、以小见大、层层深入、过渡照应、伏笔铺垫等
什么是古诗词中的比兴手法? “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 。
”这是朱熹对“比”的解释 。
作为古典诗词创作中使用的一种表现手法,“比”不仅限于比喻、比拟,还包括象征、寄托一类的手法 。
“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 。
”兴是以别一事物为发端,引出要描写的人物事件和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
兴作为发端,一般用在开头,所以又称为起兴 。
兴与所引出的所咏之词,一是有联系,一是没联系 。
有联系的又分为两种:一是“触物起情”,即比照当时所见的景物而起兴;一是“托物兴词”,即借不是不是当时所见的景物而起兴 。
在实际应用中,比、兴经常结合运用,或比中有兴,或比又兼兴,或比兴连用,被称为比兴,或托兴、兴寄等 。
语文古诗文的描写手法,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都有哪些?请比较系统的...修辞手法;比喻、拟人、拟物、夸张、借代、对偶、双关、顶真、设问、反问表达方式描写;虚实相生、虚实结合、正反结合、动静结合、细节描写、白描抒情直接间接;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融情于景、借古讽今、托物言志表现手法;衬托、对比、象征、比兴、渲染、烘托、用典结构技法;以小见大、以景抒情
【古代诗歌鉴赏中的艺术手法、描写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手法有哪些...表达方式:表达方式一般有记叙、议论、 说明、描写、抒情等五种 修辞手法:比喻,借代,比拟,对偶,互文,夸张,反问,设问,排比,双关.艺术手法:直抒胸臆、借景抒情(寓情 于景、情景交融)、借物抒情(托物言志或 象征)、借事抒情、寓理于景、借古讽今、 烘托(衬托)、虚实相生、动静结合、对比、 反衬(以动衬静、以乐景衬哀情)、白描细 描(语言简洁,不加渲染烘托)、用典
鉴赏古代诗词的表达技巧古诗词鉴赏是高考语文的一个重要内容,它要求考生全面调动自己的知识积累、生活阅历和审美情趣进入作品,感知诗歌形象,品味诗歌语言,领略诗歌的表达技巧,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表达 。
这里我们就古诗词鉴赏命题形式与解题对策作一介绍,希望能给考生带来实质性的帮助 。
一、表达技巧类[命题形式]这首诗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艺术手法(技巧)?诗人是怎样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的?[解题指津]分析表达技巧,就是分析诗人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 。
因此,最好从诗歌的艺术构思入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