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建芬新学堂诗词( 三 )


面对爱情,如果说“青青子衿,悠悠我心”是女神对帅锅的思盼,则“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是帅锅对女神的渴眷;如果说“思君如流水,何有穷已时”让爱绵绵不绝,则“我断不思量,你莫思量我”让爱戛然而止……当然,诗词中咏物的、言志的、叙事的、绘景的随处可见,在此就不一一枚举 。
所有的这些,都需要我们用心去感悟、去领悟,方能明白诗词所表现的情感 。
诵诗——以诗传情 。
诵,读之意,诵和读是不分家的 。
如果真要说诵和读的区别,窃以为,读就是读,而诵则是有感情的读 。
语文课堂上,我们经常要求学校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某些活动中,我们都说是举行诗词朗诵比赛,仍少有人说是朗读比赛 。
因此来说,诵诗,相对于读诗来说,更能体味诗词所表达的情感 。
一位优秀的诵读者,通过其诵读,能让诗词的情感在诵读的过程中表现的淋漓尽致,既可以让听诵者潸然泪下,也可以让听诵者豪情满怀 。
不得不说,诵诗,是传递诗词情感的一种非常好的表达方式 。
前段时间,在我市(新郑)举行的“听见·居易故里”音乐诗会上,瞿弦和、弥亚牛、于同云、连续、张彭、毛利国等大家诵读的白居易的《长恨歌》《琵琶行》《卖炭翁》《赋得古原草送别》《大林寺桃花》《钱塘湖春行》《长相思》《夜雨》《暮江吟》《望月有感》《花非花》等作品,给人的绝对是心灵的震撼 。
吟诗——以诗达情 。
吟,就是唱,吟和唱往往是连在一起的 。
在古代,诗歌的传递,就是唱出来的,如同现在的流行歌曲一样,哪首歌能引起更多人的共鸣,哪首歌就能得到很好地传唱 。
不论是田间地头,亦或是市井街巷,在那个精神文化活动不是十分普及的年代,吟诗,无疑是很好的一种表达方式 。
“学会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中的“吟”说的就是唱 。
我们应该感谢我们的先民们,是他们一代又一代的吟唱,让我国的诗词得到了更好的传承,大火烧不断,战争撕不烂 。
今年春节期间,央视黄金时间热播的“经典咏流传”之所以这么火,被播出了一遍一遍又一遍,就在于诗词之美,在吟唱、在咏唱中得到了全新的呈现,这不仅仅是国人对传统文化的一种追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一种全新认知 。
谷建芬老人的《新学堂歌》更是在全北京市中小学校推广 。
虽说我个人五音不全,但我能听出那优美的传唱带来的豪迈与幽隽 。
我想,吟诗,就是要借诗词释放自己的情绪和情感,大胆、大声地唱出来 。
书诗——以诗展情 。
书,即书写 。
不得不说,古老的方块字,不仅仅是国人的瑰宝,更是全世界华人的瑰宝 。
它不仅仅传承着古老的东方文明,更展现着东方语言之美 。
而以诗词为内容的书法作品,更是将诗词的静之美跃于纸上 。
当书法与诗词相结合的时候,这完全应该称得上艺术品 。
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我们,我们当代所有的国人,尤其是我们当教师的,都应该好好地写写中国字,有机会时,也适时地来幅自己的诗词书法“作品”(在此,我勉强称之为“作品”),抒发一下个人的情怀 。
(写这一段,我都可脸红,原因不解释)写诗——以诗言情 。
古人可以用诗词表达自己的情感,我们当然也可以 。
以诗词的方式,描述一下自己的所见所得,抒发一下自己的情感,当然是没有问题的 。
我们可以写成记叙文,可以写成散文,可以写成小说,当然,也可以写成诗词 。
不妨,海边观日出时,来句“红日平海生,跃然水上轻”;登山时,来句“吾本欲登顶,奈何膝有声”;夏日的雨后,来句“夏日多寂寥,雨后蝉音绕”;陪爱人轧马路时,来句“牵手共渡步,艳煞独行人”;共同晚餐时,来句“由来佳人瘦,晚来食稀粥”……
我们为什么要学习唐诗?唐诗是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的精髓之积淀,被称为经典文学,而从古至今,凡是中国有成就的名闻人仕,无不精通和大量阅读过这些经典文学,可见熟读经典文学是成就大人格必不可缺的一部分 。
而唐诗宋词在这些经典文化中是最容易和最乐意被普通老百姓接受的,现在越来越多的家长都喜欢让孩子从小背诵唐诗,因为孩子从小背诵古诗有很大的好处:1、增强记忆力 。
有心理学家指出,人的记忆力在儿童时期发展极快,到13岁达到高峰 。
此后,主要是理解力的增强 。
从小背诵有利于增强孩子的记忆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