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渊明诗词风格( 二 )


3.其它:陶渊明的行役诗是其宦游其间的作品,多是写行役之苦和厌倦仕宦思慕归隐的内容 。
如《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等 。
赠答诗多是写朋友之间的友情 。
如《答庞参军》、《与殷晋安别》等 。
此外陶渊明还有一些哲理诗 。
如《形影神》等 。
陶渊明诗歌的艺术成就: 1.恬淡自然、醇厚隽永的艺术风格 。
陶渊明的诗歌题材和内容贴近平淡的日常生活,诗歌的形象也往往取自习见常闻的事物,而且是直写其事,不假雕琢,不尚辞采,陶渊明田园诗深厚的意蕴只以淡淡的白描和真情实感,托出诗的艺术形象和意境,然平淡之中见神奇,朴素之中见绮丽 。
朱熹说:“渊明诗平淡,出于自然 。
”(《朱子语类》)苏轼说他的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 。
”(《与苏辙书》)又说:“外枯而中膏,似淡而实美 。
”(《东坡题跋》上卷《评韩柳诗》)元好问说他的诗:“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
”(《论诗绝句三十首》)陶诗除了这种基本风格外,还有一些被鲁迅称为“金刚怒目式”(《且介亭杂文二集·题未定草》)的诗歌 。
朱熹也曾谈到他豪放的一面:“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 。
其露出本相者,是《咏荆轲》一篇,平淡底人如何说得这样言语出来 。

【陶渊明诗词风格】

”(《朱子语类》) 2.高远拔俗、天然浑成的艺术境界 。
陶渊明的诗歌意象看似平淡无奇,然却创造了高远拔俗的艺术境界 。
其诗的主旨在于写意,在于表达自己的心志、情趣和人生体悟,而写景、叙事只是为意造境 。
陶诗的许多作品达到了物我合—、主客融合的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做到情、景、理的交融统一 。
3.天然本色、精练传神的语言 。
陶渊明的诗歌不尚藻饰,不事雕琢,而是惯用朴素自然的语言和疏淡的笔法精练地勾勒出生动的形象,传达出深厚的意蕴,达到了写意传神的艺术效果 。
他善于提炼日常生活口语入诗,沾染着浓厚的生活气息,也常用比喻、象征、寄托等手法,即使使用典故也是俗语化 。
陶渊明诗歌自然朴素的风格是如何体现出来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小议陶渊明诗中的“淡” 陶渊明诗歌的风格,苏轼认为“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貌似“枯淡”,而中实膏美(《东坡题跋·评韩柳诗》:“柳子厚诗在陶渊明下,韦苏州上 。
退之豪放奇险过之,而温丽精深不及也 。
所贵乎枯澹者,谓外枯而中膏,似澹而实美,渊明、子厚之流是也 。
若中边皆枯,澹亦何足道!”惠洪《冷斋夜话》:“东坡尝曰:渊明诗初视若散缓,熟视有奇趣 。
”)秦观亦云“陶潜之诗长于冲淡”(《韩愈论》:“昔苏武、李陵之诗长于高妙,曹植、刘公干之诗长于豪逸,陶潜、阮籍之诗长于冲淡,谢灵运、鲍照之诗长于峻洁,徐陵、庾信之诗长于藻丽 。
”)杨时《龟山先生语录》:“陶渊明所不可及者,冲淡深粹,出于自然 。
”曾纮曰:“余尝评陶公诗造语平淡而寓意深远,外若枯槁,中实敷腴,真诗人之冠冕也 。
”(李公焕《笺注陶渊明集》卷四引)葛立方《韵语阳秋》:“陶潜、谢朓诗,皆平淡有思致,非后来诗人怵心刿目雕琢者所为也 。
”吴澄《送袁用和赴彭泽教谕诗序》:“其为诗也冲澹,华而不炫,如絅里之锦,读者莫知其藏绚丽之美也 。
”(《吴文正集》卷二十一)王世贞《艺苑卮言》卷三:“渊明托旨冲淡,其造语有极工者,乃大入思来,琢之使无痕迹耳 。
”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二:“元亮得步兵之澹 。
”叶矫然《龙性堂诗话初集》:“阮、陶二公,抗迹尘寰,神致冲淡,妙寄笔墨之外 。
” 陶渊明诗文风格多端,题材丰富,但只有田园诗才能前逾古贤、后难继武,因此,谈论陶渊明作品,就应该立足于田园诗,其它题材的作品,如咏史、读书、行旅、赠答等,虽能丰富陶诗的内涵,却并不能代表陶诗的卓越品质 。
陶渊明田园诗感情流露舒缓自如,抒情方式平淡自然,其“素淡”的风味,乃剥落繁华所致,发源于真,归乎自然,如风行水上,自然成文,非有意为之所能及 。
之所以会形成此种风貌,应当和他深切膺服老庄美学思想有密切的关联 。
老子从其道论出发,强调无为而无不为,推崇“淡乎其无味” (《老子》第三十五章)的美学境界,所以会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