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悲秋诗词( 九 )


诗曰: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如 。
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 “似谶成真”,这是只有知道了作者所写黛玉之死的情节的人才能说出来的话 。
《葬花吟》的第一节,写暮春之景 。
花儿急急地凋谢了,经风一吹变成了漫天的花雨,褪尽了娇艳的红艳,消逝了醉人的芳香,有谁去怜惜她们呢?柔弱的蛛丝飘荡在春日的台榭前,几时被风吹散呢?还有那飘零的柳絮扑进绣帘,是在乞求闺中人的怜惜么? 自古以来花便是女性的象征,以花喻人,以人喻花,诗词中常用此手法 。
《红楼梦》中的花与人也是对应的,牡丹对应宝钗,芙蓉对应黛玉,海棠对应湘云,杏花对应探春,老梅对应李纨,并蒂花对应香菱,桃花对应袭人,另外晴雯号称“芙蓉仙子” 。
由此诗中的花当指大观园的女儿们,花儿的凋谢也预示着她们的逝去 。
世人对待她们的消逝也如同对待花儿一样,谁会来惜取将残的红颜呢?这是一个时代的悲剧,女性的生命不过昙花一现,花开过后便要迅速飘落,任那些曾欣赏她们的人践踏,芳魂艳魄都将不存,留下的只是一缕尘香 。
“有谁怜”隐含了一段答语,世人春风都不懂得怜惜落花,对她们的逝去都是冷眼旁观,置之不理,懂得怜惜落花的只有黛玉了,自称绛洞花主的宝玉也不懂,将残红付与无情的流水,岂知流出大观园后便会被糟蹋,甚至比被人践踏更为悲惨 。
游丝之软,游丝之弱,不禁让人联想到黛玉的身世,出身于诗书之家,幼年丧母,父亲死后益发无依无靠,一个孤苦伶仃的女孩像浮萍一样寄居贾府生命之软弱,不正如檐下飘荡游丝么,随时都有可能被风斩断 。
仅凭贾母的疼爱和宝玉的那份爱情维系着生命,怎经得日日夜夜的风吹雨打 。
王国维说“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江心点点萍” 。
落絮的人生,落絮的命运,天意如此,无可奈何 。
“落花”“游丝”“落絮”,同样的飘零,同样的忧伤,同样的命运,同样的还有那花下的葬花人 。
第二节转而写人 。
暮春是个忧伤的季节,弹指间红颜衰老,百花凋零,无可奈何,惟有惋惜 。
黛玉本就多愁善感,加之对宝玉的误解,更是满怀忧郁惆怅 。
许多版本的“无处诉”作“无释处”或“无着处”,笔者认为不妥 。
第三十七回黛玉《咏白海棠》中“娇羞默默同谁诉”,第三十八回黛玉《咏菊》中“片言谁解诉秋心”,《菊梦》中“醒时幽怨同谁诉”,皆用“诉”而不用“释”或“着”,此处亦是 。
最后一句写黛玉不忍心践踏落花,同时也暗含其他人却在落花上走过的意思 。
第三节又转回写景 。
柳叶和榆荚只知道炫耀自己的芳菲,却不管桃花的飘零,李花的纷飞,等到来年春回大地,桃李又含苞吐蕊,只是闺中却无昔日的葬花人 。
读至这里,不禁萌生对柳絮榆荚的厌恶之情,只是天地不仁,世道无情,我们又何必去怪罪柳丝榆荚呢?在这个世道上,多数人都是只顾自己能够芳菲百年,哪管别人的死活 。
王熙凤说得好“‘坐山观虎斗----坐收其利’,‘借剑杀人----不露痕迹’,‘引风吹火---...
林黛玉最不喜欢李义山的诗,真的吗?抑或表面如此,请分析! 1、李商隐推崇诗圣杜甫,所作诗词大都深沉凝重曲折隐晦,留下的作品很多,精品也不少 。
如果用绘画来表示,李义山的诗如浓墨丹表 。
林黛玉不喜欢他的诗,无外乎林妹妹虽然也常常悲秋伤春,但因为是年青女儿,所以更喜欢象诗佛王维那样的淡雅飘逸的诗作和诗仙李白那样瑰丽奇异的青绿山水画面 。
2、原诗应该是“留得枯荷听雨声”,曹公变了一个字 。
此句画面和意境都很美,想那颦儿年少失去双亲,寄人篱下独居潇湘馆,夜深不能入寐,四周静寂长夜难捱,不知不觉间,下起了秋雨,雨点洒落在枯荷上,发出一片错落有致的声响,这萧瑟的秋雨敲打残荷的声韵,给黛玉的灰暗心情平添了几分生气,使周围的静寂灵动起来 。
这时的黛玉一定会感到一种天籁般的音韵,一种不期而遇的意外喜悦,一种品味孕育孤独和寂寞的心绪 。
她只所以喜欢这句诗,是这首诗所描写的意境,也正是黛玉诗人般敏感的内心,所能感觉到的深层次的高雅情怀 。
描写林黛玉的性格的诗句由林黛玉的性格与诗词说起 2008-08-13 01:14:47| 分类: 悼红轩 | 标签: |字号大 中 小 订阅 在《红楼梦》一书中,宝钗、黛玉无疑是最为主要的角色,在太虚幻境“薄命司”大橱里所贮藏的“普天之下所有的女子过去未来的簿册”中,她二人属于“金陵十二钗正册”,且并列首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