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写慵懒的诗词( 八 )
现在先看看它的全首 。
词的开头,描写一系列美好的景物,美好的环境 。
“薄雾浓云”是比喻香炉出来的香烟 。
可是香雾迷朦反而使人发愁,觉得白天的时间是那样长 。
这里已经点出她虽然处在舒适的环境中,但是心中仍有愁闷 。
“佳节又重阳”三句,点出时间是凉爽的秋夜 。
“纱厨”是室内的精致装置,在镂空的木隔断上糊以碧纱或彩绘 。
下片开头两句写重阳对酒赏菊 。
“东篱”用陶渊明“采菊东篱下”诗意 。
“人比黄花瘦”的“黄花”,指菊花 。
《礼记》月令:“鞠(菊)有黄花” 。
“有暗香盈袖”也是指菊花 。
从开头到此,都是写好环境、好光景:有金兽焚香,有“玉枕纱厨”,并且对酒赏花,这正是他们青年夫妻在重阳佳节共度的好环境 。
然而现在夫妻离别,因而这佳节美景反而勾引起人的离愁别恨 。
全首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的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
在末了三句里,“人比黄花瘦”一句是警句 。
“瘦”字并且是词眼 。
词眼犹人之眼目,它是全词精神集中表现的地方 。
在诗词中,作为警句,一般是不轻易拿出来的 。
这句“人比黄花瘦”之所以能给人深刻的印象,除了它本身运用比喻,描写出鲜明的人物形象之外,句子安排得妥当,也是其原因之一 。
她在这个结句的前面,先用一句“莫道不消魂”带动宕语气的句子作引,再加一句写动态的“帘卷西风”,这以后,才拿出“人比黄花瘦”警句来 。
人物到最后才出现 。
这警句不是孤立的,三句联成一气,前面两句环绕后面一句,起到绿叶红花的作用 。
经过作者的精心安排,好象电影中的一个特写镜头,形象性很强 。
这首词末了一个“瘦”字,归结全首词的情意,上面种种景物描写,都是为了表达这点精神,因而它确实称得上是“词眼” 。
以炼字来说,李清照另有《如梦令》“绿肥红瘦”之句,为人所传诵 。
这里她说的“人比黄花瘦”一句,也是前人未曾说过的,有它突出的创造性 《如梦令》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
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
小词...
李清照的如梦令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赏析 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赏析一】 这首小令,有人物,有场景,还有对白,充分显示了宋词的语言表现力和词人的才华 。
“昨夜雨疏风骤”指的是昨宵雨狂风猛 。
疏,正写疏放疏狂,而非通常的稀疏义 。
当此芳春,名花正好,偏那风雨就来逼迫了,心绪如潮,不得入睡,只有借酒消愁 。
酒吃得多了,觉也睡得浓了 。
结果一觉醒来,天已大亮 。
但昨夜之心情,却已然如隔在胸,所以一起身便要询问意中悬悬之事 。
于是,她急问收拾房屋,启户卷帘的侍女:海棠花怎么样了?侍女看了一看,笑回道:“还不错,一夜风雨,海棠一点儿没变!”女主人听了,嗔叹道;“傻丫头,你可知道那海棠花丛已是红的见少,绿的见多了吗!?” 这句对白写出了诗画所不能道,写出了伤春易春的闺中人复杂的神情口吻,可谓“传神之笔 。
作者以“浓睡”、“残酒”搭桥,写出了白夜至晨的时间变化和心理演变 。
然后一个“卷帘”,点破日曙天明,巧妙得当 。
然而,问卷帘之人,却一字不提所问何事,只于答话中透露出谜底 。
真是绝妙工巧,不着痕迹 。
词人为花而喜,为花而悲、为花而醉、为花而嗔,实则是伤春惜春,以花自喻,慨叹自己的青春易逝 。
【赏析二】 李清照虽然不是一位高产的作家,其词流传至今的只不过四五十首,但却“无一首不工”,“为词家一大宗矣” 。
这首《如梦令》,便是“天下称之”的不朽名篇 。
小词借宿酒醒后询问花事的描写,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惜花伤春之情,语言清新,词意隽永,令人玩味不已 。
起首两句,如何理解颇有争议 。
盖推以事理逻辑:既然是“浓睡不消残酒”,又何以知道“昨夜雨疏风骤”,这岂不是自相矛盾?其实对这两句词,是不能用生活中的简单事理去体会理解的,因为词人的本意实不在此,而是通过这两句词表达无限的惜花之情 。
- 写在人生的插页
- 清明节|2022清明节烧纸要写小辈的名字吗
- 《重写晚明史:朝廷与党争》的读后感大全
- 批判性思维与说服性写作读后感锦集
- 轻描淡写的人生
- 皮衣|皮衣上写着羊皮革是真皮吗
- 批判性思维与写作读后感精选
- 死梦者之歌与阴郁的抄写员经典读后感有感
- 碗勺记
- 《一学就会的爆款写作课》读后感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