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不同人群的诗词( 二 )


《饮酒》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
诗中,“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蕴含着这样的哲理:只要有高尚的精神境界,即使身居喧嚣人境也无\'喧嚣\'之感 。
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
14.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诗中有一个对偶句,蕴含新事物孕育于旧事物解体之时的哲理,这两句诗是: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
15.《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一诗中描写早春的细雨蒙蒙,春色若隐若现的诗句是: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16. 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描写白天戒备森严,无比威严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
现代诗与古代诗词的共同点与不同点 按我的理解,问题中的“古诗”指的是“古体诗” 。
与“古体诗”相对应的是“近体诗”而不是“诗词” 。
因为“古体诗”与“诗词”是小概念与大概念的关系,严格来讲并无可比性,因此,只能着重讨论古体诗与近体诗的区别 。
为了叙述方便,还是先探讨近体诗的特点 。
近体诗不是“新诗”,不是所谓“散文诗” 。
近体诗又称为今体诗,是句数、字数、平仄和用韵等都有严格规定的律诗或绝句的通称 。
近体诗以律诗为代表 。
律诗有如下四个特点: 1、每首诗限定8句,五律共40字,七律共56字 。
2、一般押平声韵 。
3、有严格的平仄格式;平仄格式有“粘、对”的规则可循,有“孤平”的避忌; 4、讲究对仗和对仗的位置 。
对仗分为工对、宽对、借对、流水对等,比平仄的讲究宽松些 。
也有超过8句的律诗,那叫做“长律” 。
在长律中,除了尾联或首尾两联以外,一般用对仗,所以又叫做排律 。
绝句字数是律诗字数的一半,一般不讲对仗,也有用对仗的 。
其次讨论古体诗 。
古体诗又称为古诗或古风,是区别于近体诗的一种诗体 。
古体诗有如下的特点: 1、有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等形式,句数没有限制,每句的字数也可以不齐 。
2、押韵,可押平声韵,也可押仄声韵 。
在仄声韵中,还要区别上声韵、去声韵、入声韵 。
3、平仄没有任何规定,也不拘“粘”和“对” 。
唐代以前的诗在平仄上没有明确规则,唐宋以后的所谓“古风”在平仄上也是完全自由的 。
4、不讲究对仗,即使有的地方用了对仗,也与近体诗明显不同,表现在:①同字可以相对;②同声(平或仄)可以相对,而且那是修辞上的需要,不受格律束缚 。
“诗词”是个大概念,包括诗和词,都是通过有节奏和韵律的语言反映生活,发抒情感的文学体裁 。
上述讨论的都是“诗” 。
词,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着歌调的需要而改变,因此又称为长短句 。
但它区别于“古风”字数不齐的长短句,表现在:①字数一定;②平仄讲究;③用平声韵或仄声韵,甚至在仄韵中有要求用“入声韵”等等的明确规定;④按固定地方用对仗,就像律诗中的对仗要求一样,但有的词牌不用对仗;⑤具词牌即词的格式的名称;⑥具词谱即每一词牌的格式 。
所以,依照词谱的规定格式写词叫做“填词” 。
词大致可分为三类:小令、中调、长调 。
许多词牌分上下两阕 。
讨论了古体诗、近体诗和词的特点之后,它们之间的区别就应该有一个大概的了解了 。
顺便涉及,有些人片面理解毛主席的说法,一见近体诗词就反对 。
事实上,毛主席并不一概地反对写“旧诗”即近体诗词,他说可以写一些,但不宜在青年中提倡,因为它束缚思想,又不容易写好 。
必须完整地理解伟人的意思 。
关于古诗的来源古诗古诗古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枝奇葩,是祖国极其珍贵的文化遗产 。
古 诗词中蕴藏着大量的物理知识,在物理概念教学中有机的插入古诗词有时会 起到画龙点睛、锦上添花的作用. 一 利用古诗词创设物理情境、导入物理概念 利用古诗词创设物理情境,可使学生兴趣盎然.教师再因势利导引入物理概念,这样可谓是水到渠成 。
例如,讲授分子运动论的概念时,可引用王安石的《梅花》: 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知雪,为有暗香来. 在问学生为什么会有“暗香来”后,学生会引起浓厚的兴趣,稍作讨论 后可顺水推舟引入分子动理论. 再如,讲授相对运动、参照物的知识前可引用宋代诗人陈与义的《襄邑 道中》: 飞花两岸照晚虹,百里榆堤半日风. 卧看满天云不动,不知云与我俱东. 后两句可用相对运动的知识来解释,因为船与云运动速度相同,以船为 参照物,云是静止的,在此基础上又可以王之涣的《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层楼.”为例,要学生指出白日依山尽的参照物,黄河入海流的参照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