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的有哪三美

诗词的有哪三美

诗歌里的“三美”是什么意思?“三美”:新月派的新诗主张,“三美”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奠定了新格律诗派的理论基础 。
它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并纠正了五四以来白话新诗过于松散、随意等不足,对中国现代新诗的健康发展做出了特有的贡献 。
具体而言,“音乐美”强调“有音尺、有平仄,有韵脚”;“绘画美”强调词藻的选择要秾丽、鲜明,有色彩感;“建筑美”强调“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
闻一多说诗歌要具有哪三美?以《再别康桥》为例简单地说: 《再别康桥》在形式上具有三美:绘画美,音乐美,建筑美 。
1,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
2,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
C,回环复沓 。
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
3,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两句,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无论从排列上,还是从字数上看,也都整齐划一,给人以美感 。
...
再别康桥的三美是什么 诗的写作特点 :再别康桥的三美形式一、绘画美,是指诗的语言多选用有色彩的词语 。
全诗中选用了"云彩,金柳,夕阳,波光,艳影,青荇,彩虹,青草"等词语,给读者视觉上的色彩想象,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康桥的一片深情 。

【诗词的有哪三美】

全诗共七节,几乎每一节都包含一个可以画得出的画面 。
如向西天的云彩轻轻招手作别,河畔的金柳倒映在康河里摇曳多姿;康河水底的水草在招摇着似乎有话对诗人说......作者通过动作性很强的词语,如"招手""荡漾""招摇""揉碎""漫溯""挥一挥"等,使每一幅画都富有流动的画面美,给人以立体感 。
二、音乐美,是对诗歌的音节而言,朗朗上口,错落有致,都是音乐美的表现 。
A、押韵,韵脚为:来,彩;娘,漾;摇,草;虹,梦;溯,歌;箫,桥;来,彩 。
B、音节和谐,节奏感强 。
C、回环复沓 。
首节和末节,语意相似,节奏相同,构成回环呼应的结构形式 。
三、建筑美,是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 。
《再别康桥》共七节,每节四句,每句字数并不多 。
单行和双行错开一格排列,错落有致,在整齐中又有变化,给人以美感 。
诗歌里的“三美”是什么意思?展开全部 闻一多先生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集诗人、学者和斗士于一身的重要诗人 。
他不但致力于新诗艺术美的探索,提出了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的诗歌“三美”的新格律诗理论主张,还努力进行创作实践,写出了许多精美诗篇 。
他的新格律诗理论被后人称为现代诗学的奠基石,影响深远 。
“三美”诗论 《诗的格律》是闻一多先生系列诗论中最重要的一篇 。
在这篇论文中,他系统的提出“诗的实力不独包括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并且还有建筑的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
”这一关于新诗“三美”主张遂成为新格律诗派的理论纲领 。
闻一多先生认为诗歌的音乐美是最首要的 。
他大肆宣扬格律,声称“诗所以能激发情感,完全在它的节奏;节奏便是格律……越有魄力的作家,越是要戴着脚镣跳舞才跳得痛快,跳得好 。
只有不会跳舞的才怪脚镣碍事,只有不会做诗的才感觉得格律的缚束 。
对于不会作诗的,格律是表现的障碍物;对于一个作家,格律便成了表现的利器……因为世上只有节奏比较简单的散文,决不能有没有节奏的诗 。
本来诗一向就没有脱离过格律或节奏 。
”,认为“格律可从两方面讲……属于视觉方面的格律有节的匀称,有句的均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