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怀念母亲的古诗词

有关怀念母亲的古诗词

关于思念母亲的古诗展开全部《别老母》【清】黄仲则 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2.《短歌行》【唐】王建 人初生,日初出 。
上山迟,下山疾 。
百年三万六千朝,夜里分将强半日 。
有歌有舞须早为,昨日健于今日时 。
人家见生男女好,不知男女催人老 。
短歌行,无乐声 。
3.《除夜作》【唐】高适 旅馆寒灯独不眠,客心何事转凄然 。
故乡今夜思千里,愁鬓明朝又一年 。
4.倪瑞璿《忆母》 河广难航莫我过, 未知安否近如何 。
暗中时滴思亲泪, 只恐思儿泪更多!5.舆恭《思母》 霜陨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
拓展资料游子吟 唐 · 孟郊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
翻译:慈母用手中的针线,为远行的儿子赶制身上的衣衫 。
临行前一针针密密地缝缀,怕的是儿子回来得晚衣服破损 。
有谁敢说,子女像小草那样微弱的孝心,能够报答得了像春晖普泽的慈母恩情呢?整体赏析:深挚的母爱,无时无刻不在沐浴着儿女们 。
然而对于孟郊这位常年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游子来说,最值得回忆的,莫过于母子分离的痛苦时刻了 。
此诗描写的就是这种时候,慈母缝衣的普通场景,而表现的,却是诗人深沉的内心情感 。
开头两句“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用“线”与“衣”两件极常见的东西将“慈母”与“游子”紧紧联系在一起,写出母子相依为命的骨肉感情 。
三、四句“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通过慈母为游子赶制出门衣服的动作和心理的刻画,深化这种骨肉之情 。
母亲千针万线“密密缝”是因为怕儿子“迟迟”难归 。
伟大的母爱正是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细节自然地流露出来 。
前面四句采用白描手法,不作任何修饰,但慈母的形象真切感人 。
最后两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作者直抒胸臆,对母爱作尽情的讴歌 。
这两句采用传统的比兴手法:儿女像区区小草,母爱如春天阳光 。
儿女怎能报答母爱于万一呢?悬绝的对比,形象的比喻,寄托着赤子对慈母发自肺腑的爱 。
这是一首母爱的颂歌,在宦途失意的境况下,诗人饱尝世态炎凉,穷愁终身,故愈觉亲情之可贵 。
“诗从肺腑出,出辄愁肺腑”(苏轼《读孟郊诗》) 。
这首诗,虽无藻绘与雕饰,然而清新流畅,淳朴素淡中正见其诗味的浓郁醇美 。
这首诗艺术地再现了人所共感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人性美,所以千百年来赢得了无数读者强烈的共鸣 。
直到清朝,溧阳有两位诗人又吟出了这样的诗句:“父书空满筐,母线萦我襦”(史骐生《写怀》),“向来多少泪,都染手缝衣”(彭桂《建初弟来都省亲喜极有感》),足见此诗给后人的深刻印象 。
关于思念母亲的古诗有哪些?关于思念母亲的古诗有:1.《母别子》唐代:白居易母别子,子别母,白日无光哭声苦 。
关西骠骑大将军,去年破虏新策勋 。
敕赐金钱二百万,洛阳迎得如花人 。
新人迎来旧人弃,掌上莲花眼中刺 。
迎新弃旧未足悲,悲在君家留两儿 。
一始扶行一初坐,坐啼行哭牵人衣 。
以汝夫妇新燕婉,使我母子生别离 。
不如林中乌与鹊,母不失雏雄伴雌 。
应似园中桃李树,花落随风子在枝 。
新人新人听我语,洛阳无限红楼女 。
但愿将军重立功,更有新人胜于汝 。
2.《思母》宋代:与恭霜殒芦花泪湿衣,白头无复倚柴扉 。
去年五月黄梅雨,曾典袈裟籴米归 。
3.《别老母》清代:黄景仁搴帷拜母河梁去,白发愁看泪眼枯 。
惨惨柴门风雪夜,此时有子不如无 。
4.《无家别》唐代:杜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