赞美牡丹的诗词有断似( 四 )


”刘禹锡的《赏牡丹一首》:“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邵雍的《牡丹吟》:“牡丹花品冠群芳,况是期间更有王 。
四色变而成百色,百般颜色百般香 。
”……从古到今,各个文化阶层的人们对牡丹花的描写,刻画和歌唱的作品多如天上繁星,例如明代剧作家汤显祖的著名戏曲《牡丹亭》,而国画牡丹的上乘之品也是多不胜数的 。
古人有“牡丹花下死,作鬼也****”的笑谈,可见牡丹花在我国民众心中的确占有很大的分量 。
洛阳的牡丹不仅丰姿绰绝,而且具有很大的药用价值 。
神农尝百草总结出《神农本草经》,将牡丹列为“中品”,“除症结瘀血,安五脏 。
”《黄帝内经》的《素问》篇则载:“清明次五日,田鼠化为()牡丹华 。
”言其清明之后是牡丹盛开之时 。
李时珍撰《本草纲目》曰:“牡丹以色丹者为佳 。
”牡丹的茎、叶可以治疗血瘀病;它的根可以入药,也可以叫它丹皮,入药后可以治疗高血压,除伏火,清热散瘀,去痈消肿等 。
对高血压有显著疗效 。
而它的花瓣可以食用,并且味道鲜美 。
“惟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春来谁作韶华主,总领群芳是牡丹 。
”这是描写牡丹的名句;雍容华贵,国色天香,这是赞美牡丹的词语 。
牡丹是洛阳的骄傲,古往今来,有无数人为她折服,无愧于“洛阳牡丹甲天下”的美誉!风儿爱牡丹,爱她的娇媚,也爱她的高贵;爱她的典雅,也爱她的多姿;爱她的艳丽,更爱她的热情……牡丹花雍容典雅,富丽堂皇,自古以来已经有“国花”之美称 。
她是中国特有的名贵花卉品种,洛阳牡丹更是由于她的艳压群芳而名满天下 。
牡丹花的花瓣大而色彩艳丽,花瓣之大和花色之多在群花中算是很出众的了 。
牡丹花花型有荷花型、菊花型、蔷薇型和皇冠型等七八种区分;她的枝繁叶茂,枝条有单枝型和稠枝型之分,叶子有大形圆...
写牡丹的诗词名句 赏牡丹朝代:唐代作者:刘禹锡庭前芍药妖无格,池上芙蕖净少情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译文庭前的芍药妖娆艳丽却缺乏骨格,池中的荷花清雅洁净却缺少情韵 。
只有牡丹才是真正的天姿色,到了开花的季节引得无数的人来欣赏,惊动了整个长安城 。
注释妖:艳丽、妩媚 。
格:骨格 。
牡丹别名“木芍药”,芍药为草本,又称“没骨牡丹”,故作者称其“无格” 。
在这里,无格指格调不高 。
芙蕖:即莲花 。
国色:原意为一国中姿容最美的女子,此指牡丹花色卓绝,艳丽高贵 。
京城:指唐朝的京师长安,长安是唐代的首都、京城 。
简析诗中一个“赏”字,总揽全局、直贯通篇,意境全出 。
诗中“真国色”三字,力重千钧,掷地有声,牡丹与芍药、 荷花相比,雍容华贵、艳压群芳,才产生“动京城”的效应,神韵毕现 。
通过写芍药的妖无格和荷花的净少情,和牡丹进行对比,以烘托牡丹之美 。
关于牡丹的古诗句牡丹成为名贵的观赏花卉,始于隋朝盛于唐朝 。
"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 。
"(刘禹锡《赏牡丹》)在唐代牡丹就已被推崇到"国花"的地位,以其国色天香赢得唐代人的喜爱 。
据不完全统计,仅《全唐诗》中就收录了五十多位作家的一百多首吟咏牡丹的诗歌 。
这些诗歌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很高的成就,丰富和发展了我国的咏物诗创作 。
一 "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
"(刘勰《文心雕龙·神思》)从牡丹含苞欲放的时候开始,诗人们就开始挥毫动笔,"青苞虽小叶虽疏,贵所高情便有余 。
"(孙鲂《题未开牡丹》)尽情抒发心中对牡丹的喜爱,描写唐朝社会的风俗习尚,以及各种看花、赏花的情形 。
"朝日照开携洒看,暮风吹落绕栏收 。
诗书满架尘埃扑,尽日无人略举头 。
"(徐夤《牡丹花二首之二》)就连平时喜爱的诗书,也只好随它与尘埃为伴了 。
在唐人吟咏牡丹之作中,有用诗来回答朋友们对牡丹花事的询问,有在诗里描写以牡丹为 花片为人饯行……"为爱红芳江砌阶,教人扇上画将来 。
"罗隐还写了一首《扇上画牡丹》的诗 。
即使这样诗人们仍感到没有述尽心中的爱花之情,孙鲂又作了一首《牡丹落后有作》,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怀 。
在诗人们的笔下,牡丹花的千种神态,万般风姿,一写尽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