抒发愁肠心情的诗词( 三 )


此时,李白已经五十多岁了,理想不能实现,反而受到压抑和排挤 。
这怎不使诗人愁生白发,鬓染秋霜呢?鉴赏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个)长?”劈空而来,似大潮奔涌,似火山爆发,骇人心目 。
单看“白发三千丈”一句,真叫人无法理解:白发怎么能有“三千丈”呢?读到下句“缘愁似个(个)长”,豁然明白,原来“三千丈”的白发是因愁而生,因愁而长 。
愁生白发,人所共晓,而长达三千丈,该有多少深重的愁思 。
十个字的千钧重量落在一个“愁”字上 。
以此写愁,匪夷所思 。
奇想出奇句,不能不使人惊叹诗人的气魄和笔力 。
古典诗歌里写愁的取譬很多 。
宋人罗大经《鹤林玉露》说:“诗家有以山喻愁者,杜少陵云:‘忧端如山来(按:当作“齐终南”),澒洞不可掇’;有以水喻愁者,李颀云:‘请量东海水,看取浅深愁’ 。
”李白独辟蹊径,以“白发三千丈”之长喻愁之深之重,“尤为新奇”,“兴中有比,意味更长”(同上) 。
人们不但不会因“三千丈”的无理而见怪诗人,相反会由衷赞赏这出乎常情而又入于人心的奇句,而且感到诗人的长叹疾呼实堪同情 。
人看到自己头上生了白发以及白发的长短,是因为照镜而知 。
首二句暗藏照镜,三四句就明白写出: “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 秋霜色白,以代指白发,似重复又非重复,它并具忧伤憔悴的感情色彩,不是白发的“白”字所能兼带 。
上句的“不知”,不是真不知,不是因“不知”而发出“何处”之问 。
这两句不是问语,而是愤激语,痛切语 。
诗眼就在下句的一个“得”字上 。
如此浓愁,从何而“得”?“得”字直贯到诗人半生中所受到的排挤压抑;所志不遂,因此而愁生白发,鬓染秋霜,亲历亲感,何由不知!李白有“奋其志能,愿为辅弼”的雄心,有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的理想(均见《代寿山答孟少府移文书》),尽管屡遭挫折,未能实现,但他的志向绐终不泯 。
写这首诗时,他已经五十多岁了,壮志未酬,人已衰老,不能不倍加痛苦 。
所以揽镜自照,触目惊心,发生“白发三千丈”的孤吟,使天下后世识其悲愤,并以此奇想奇句流传千古,可谓善作不平鸣者了 。
求表达心情忧伤惆怅的古诗词展开全部 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 。
2.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
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父对愁眠 。
4.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
5.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 。
6.只恐双溪蚱蜢舟,载不动许多愁 。
7.问君能有几多愁,恰是一江春水向东流 。
8.一生惆怅情多少,月不常圆,春色易为老 。
9.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
10.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
11.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 。
12.咫尺愁风雨,匡庐不可登 。
13.落日五湖游,烟波处处愁 。
14.三杯和万事,一醉解千愁 。
15.百年愁里过,万感醉中来 。
16.不是春来偏爱酒,应须得酒遣春愁 。
17.愁绝桑阴春欲暮,一痕浓绿上眉端 。
18.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 。
19.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 。
20.酒力不能久,愁恨无可医 。
21.老去渐知时态薄,愁来惟愿酒杯深 。
22.情多最恨花无语,愁破方知酒有权 。
23.人言柳叶似愁眉,更有愁肠似柳丝 。
24.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
25.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
26.海畔尖山似剑芒,秋来处处割愁肠 。
27.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 。
28.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
29.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 。
30.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
31.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
32.少年不知愁滋味,为填新赋强说愁 。
33.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 。
别有一般滋味在心头 。
34.绿杨芳草几时休?泪眼愁肠先已断 。
35.愁肠已断无由醉 。
酒未到,先成泪 。
36.离愁渐行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 。
37.是他春带愁来,春归何处,却不解带将愁去 。
38.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 。
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
39.算空有并刀,难剪离愁千缕 。
40.是落红带愁流处,记当日门掩梨花,剪灯深夜语 。
41.愁损翠黛双眉,日日花阑独凭 。
42.春日酿成愁日雨,念畴昔风流,暗伤如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