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怎么写?( 五 )


3.揭示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
(二)学习生字,培养兴趣 。
1.出示生字卡片:白、日、目、人、入、千 。
2.读准字音:这些字中你认识哪些字,是怎么认识的?
3.记住字形,你会其中的哪些字?用什么方法记住的?用形象记忆法记“日”,先让学生认识“日”最早的写法“☉”;熟字记忆法;“日”字加撇就是白,“日”中加横就是“目”,“十”上加撇就是“千” 。
4.指导书写:
①弄清笔顺:
白:
日:
目:
人:丿人
入:入
②教师在田字格中范写,学生观察教师运笔,重点区别“人”“入”的写法,强调第二笔捺的位置,可采用儿歌指导记忆:“人”“入”笔顺都相同,不同之处要分清,“人”字捺在撇下面,“入”字捺在撇上边 。
③学生书空生字,强化字的笔顺 。
④学生在写字本上练习描红、书写 。
板书设计: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怎么写?


知识目标:
1、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会认11个生字,会写6个字 。
2、学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能声情并茂地背诵课文 。
3、通过学习这首诗,使学生初步了解“登高才能望远”的道理 。
能力目标:
在本课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自学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朗读能力和语言表达的能力 。
教学重点:
让学生学会书写6个字,并且要认识11个生字 。
教学难点:
依据本课教学内容和低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特点,确定本课的难点为通过朗读及背诵课文,让学生感受要想看到美丽的风景就要登高远望,同样的道理,我们在做起他的事情时,只要不断努力,不怕困难,一定会走向成功 。
本节课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来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发散想象、有感情朗读及诵读,既突出了重点,又突破了难点,从本质上调动了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 。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见一位有名的大诗人,你们高兴吗?生:高兴 。
师:但是,我听说这位诗人特别喜欢接见那些会诵读古诗的小朋友,你们说这可怎么办?生:我会朗诵古诗 。(学生争先恐后地举手参与)
师:好极了,下面就请同学们来朗诵一下你知道的古诗吧 。生:(朗诵古诗)
师:你们知道这么多古诗,真是棒极了!我想这位唐代诗人王之涣早就想见一见你们了 。(出示诗人画像)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学习他的一首古诗《登鹳雀楼》 。(板书课题)
间评:教师为了引导学生兴趣盎然地走近古诗,在认识诗人王之涣时,设计了一个小难题,并且学生争先恐后地朗诵自己知道的古诗,不仅创设了学诗的情境,而且还培养了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