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怎么写?( 八 )


(7)诗人站在鹳雀楼上,看到太阳落下山去,又看到了什么?“黄河人海流”是什么意思?
结合进行语言训练:黄河地向大海充去 。(学生口头填写)
(滔滔地.滚滚地.汹涌澎湃地)
(8)指导朗读第1.2两句 。
讲解:鹳雀楼共有三层,这是诗人登上第二层看到的由青山.白日.黄河构成的气势壮阔的图景 。
(9)学生读第3.4句,此时诗人产生什么想象?
想看得更远一些 。教学:欲:“要”的意思 。
(10)讲解第3.4句 。
千里:形容很远很远,并不是刚七千里 。穷:穷尽,尽头 。更:再 。这句意思是:眼睛要想看到很远很远,就要再上一层楼 。
(11)指导读第3.4句 。
指点:诗人登高远望,写出“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千古名句,告诉我们“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道理 。因此这两句表达了一种不断向上的精神,所以常常被人们引用 。
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
黄河入海流 。
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 。
第二课时
一、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白目依山尽(A白天的太阳B落日)
2.欲穷千里目(A与“富”相对B穷尽,尽头)
二、默写《登写鹳雀楼》 。
第二课时
课前导语:
1.背诵第一首古诗 。
2.你们游览过大山吗?大山奇峰重叠,烟雾缭绕,气象万千,所以大家都喜欢游览名山,许多诗人定敢诗来赞美大山 。这节课我们来学习《古诗二首》中的第二首《寻隐者不遇》 。(板书课题,教学生字:寻经xùn.者
zhě.遇yù 。)
一、指导释题 。
寻:寻找.寻访 。隐者:旧时不愿做官而到山中或偏野居住的知识分子 。这些知识分子雇一个小男孩帮助收拾文具,做些杂事 。这个小男就是书童,也就是诗中所说的“童子” 。
二、教师范读课文 。
三、学生试读课文 。
四、了解大意 。
1.这首诗写了几个人?我们看见的是哪几个人?还有谁没有看到?
写了三个人:诗人.童子.师傅,看得见是诗人与童子,还有隐者没看到 。
2.这首诗主要是以诗人和童子的对话形式写的 。诗人是怎样问,童子又是怎样答的呢?
五、理解诗句
1.我们从“言师采药去”,可以推想到诗人问童子什么?这里的“言”就是“说” 。那么“言师采药去”是什么意思?(说师傅采药去了 。)
教学:药yào(药品.中药.采药.西药) 。
从童子的回答你们能猜到诗人问童子什么?
2.齐读第1.2句 。
3.读着这两句诗你仿佛看到怎样的一幅画?又仿佛听到画中的人在说什么?
学生自由发言,老师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