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无不胜的诗词( 四 )


握雪海上餐,拂沙陇头寝 。
何当破月氏,然后方高枕 。
骏马似风飙,鸣鞭出渭桥 。
弯弓辞汉月,插羽破天骄 。
阵解星芒尽,营空海雾消 。
功成画麟阁,独有霍嫖姚 。
白马黄金塞,云砂绕梦思 。
那堪愁苦节,远忆边城儿 。
萤飞秋窗满,月度霜闺迟 。
摧残梧桐叶,萧飒沙棠枝 。
无时独不见,流泪空自知 。
塞虏乘秋下,天兵出汉家 。
将军分虎竹,战士卧龙沙 。
边月随弓影,胡霜拂剑花 。
玉关殊未入,少妇莫长嗟 。
烽火动沙漠,连照甘泉云 。
汉皇按剑起,还召李将军 。
兵气天上合,鼓声陇底闻 。
横行负勇气,一战净妖氛 。
呵呵 百科里好多啊豪放派的词也有很多涉及军事战争的,尤其是辛弃疾,范仲淹也有吧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攴赋壮词以寄之》)渔家傲① 【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 。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
成语啊【军】 军令如山 孤军奋战 孤军深入 千军万马 全军覆没 异军突起 横扫千军 溃不成军勇冠三军【枪】 枪林弹雨 单枪匹马 荷枪实弹 唇枪舌剑 临阵磨枪【弹】 弹尽粮绝 弹丸之地 枪林弹雨 明珠弹雀 荷枪实弹【刀】 刀光剑影 刀山火海 牛刀小试 大刀阔斧 心如刀割【剑】 剑拔弩张 刀光剑影 口蜜腹剑 唇枪舌剑【车】 前车之鉴 怀水车薪 丢卒保车 螳臂挡车 学富五车 闭门造车【旗】 旗开得胜 旗鼓相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 顺风扯旗【鼓】 一鼓作气 胶柱鼓瑟 欢欣鼓舞 打退堂鼓 偃旗息鼓 重装旗鼓【弓】 惊弓之鸟 杯弓蛇影 鸟尽弓藏 左右开弓【阵】 临阵脱逃 严阵以待 临阵磨枪 冲锋陷阵【战】 百战百胜 三战三北 速战速决 转战千里 背水一战 决一死战 南征北战 能征惯战身经百战 浴血奋战汉语成语与军事历史文化成语是人们长期习用、简洁精辟、具有书面色彩的固定短语 。
各种语言都有成语 。
汉语成语的结构具有定型性,大多由4个字组成,结构凝固,不能随意变动词序和成分;汉语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通常不是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而是在其构成成分的意义的基础上概括出整体意义 。
成语一般都有出处,各个时代的人们在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中,创造了许多言语作品,其中一些最富于表现力的短语经过反复引用或加工,逐渐趋于定型,凝固为成语流传下来 。
在汉语中,有许多出自远古时代的成语,一直沿用至今 。
例如,“发号施令”一词最早见于《尚书》 。
中国源于古代的成语有不少是在军事活动中产生的 。
1996年1月,长征出版社出版了佟玉斌编写的《军事成语》,收词7500条,这是迄今为至收录军事成语词数最多的一部辞典 。
源于军事活动的成语不但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库,而且因其富于稳定性的结构,使军事历史文化得以浓缩其中,成为军事历史文化的“语言化石” 。
汉语中源于军事活动的成语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一)反映古代军事思想中国的军事思想源远流长 。
大约从公元前21世纪开始,中国古代军队和战争已经出现,古代军事思想也逐步形成 。
比如,关于“知难而退”、“有德不可攻”、“先人有夺人之心”等方面论述,已出现在《左传·军志》中 。
春秋战国时期,中国进入封建社会,军事思想开始蓬勃发展,大量军事著作应运而生 。
从公元前3世纪末至清代,中国经历了十多个封建王朝,其间,军事思想不断发展,军事理论著作层出不穷 。
据统计,从先秦到清代前期,中国先后有2300多部兵书问世,这些军事理论的文字成品不但记载了丰富的古代军事思想资料,也为军事成语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语言基础 。
从沿用至今的汉语成语中,我们仍然可以看到其中不少反映了古代军事思想 。
比如,“以奇用兵”,是春秋时期思想家老聃提出的作战指导原则之一,语见《老子》,原意为用兵作战不要拘泥于常规,要以巧妙的方法和兵力部署来克敌...
战无不胜的出处是什么? 展开全部 悼伤后赴东蜀辟至散关遇雪 唐 李商隐 剑外从军远,无家与寄衣 。
散关三尺雪,回梦旧鸳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