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城门 诗词( 三 )


闲吟声未已 , 幽玩心难足 。
管领好风烟 , 轻欺凡草木 。
谁能有月夜 , 伴我林中宿?为君倾一杯 , 狂歌竹枝曲 。
1、桥的诗歌: 《诗经.大雅.大明》造舟为梁 , 不显其光 。
诗中写武王之母太姒来归之情 , 文王亲自迎亲于渭水 , 渭水无车 , 于是立即“造舟为梁” , 以通亲好 , 显示了文王对太姒女的真挚感情和遇事果断的魄力 , 因而极大地显示了文王的光辉 。
这可以说是我国诗歌中最早出现咏桥的名句 。
元稹(779-813)字微之 , 曾为浙东观察使兼越州刺史 。
《寄乐天》:“天下风光数会稽 , 灵汜桥前百里镜 , 安得故人生羽翼 , 飞来相伴醉如泥 。
”灵汜桥在五云门外 , 今废 。
此诗写越州风光的优美 , 热情邀请白居易来越州销魂 。
陆游(1125-1210) , 山阴人 。
古代爱国诗人 , 他一生所存9300 多首诗至少写到30多座桥 , 有百余首桥诗 。
陆游与云门寺结下深厚的感情 , 这里曾经是陆游早年读书之处 , 史称“ 云门草堂” 。
《五云桥》:“若耶北与镜湖通 , 缥缈飞桥跨半空 。
陵谷双迁谁复识?我来徙倚暮烟中 。
”第二句是描绘石桥的千古佳句 。
《秋思》:“山步溪桥又早秋 , 飘然无处不堪游 , 僧廊偶为题诗入 , 鱼市常因施药留” 。
绍兴城里的桥 , 陆游也写了不少咏桥诗 , 如:《夏秋之交小舟早夜往来湖中绝句》:“城南天镜三百里 , 缭以重重翡翠屏 。
最好长桥明月夜 , 寄船策蹇上兰亭 。
”《月下自三桥泛湖归三山》:“素璧初升禹庙东 , 天风为我送孤篷 。
山横玉海苍茫外 , 人在水壶缥缈中 。
茅舍灯青闻吠犬 , 苹汀烟淡见惊鸿 。
白头尚耐清寒在 , 安得终年伸钓翁 。
”《秋夕虹桥舟中偶赋》:“解缆初离小市门 , 放篙冲破一溪云 。
露萤合散自成阵 , 水鸟飞鸣如觅群 。
枫落河疏秋渐老 , 河倾斗转夜将分 。
书生老负功名志 , 醉里长歌强一欣 。
” 徐渭(1521-1539) , 山阴人 , 为明代著名诗人、戏剧家、书画家 ,  我国青藤画派创始人 , 写了不少咏桥诗 。
如:《柳桥不知谁氏园 , 旧有梨树六株 , 花甚盛 。
余每当月夜坐观移时 , 拟买之屋而扁曰香雪园 , 今归谁氏 , 梨且斫尽矣》 , 这诗题目较长 , 对柳桥梨树表达了深切的情意:“六树梨花打百球 , 昔年曾记柳桥头 。
娇来靥靥西施粉 , 冷伴年年燕子楼 。
不受三郎催羯鼓、好当一梦入罗浮 。
今来斫尽谁家圃 , 鼙负山人扁额休 。
” 李慈铭(1834-1894) , 被尊为一代文史大师 ,  写过一些颂赞绍兴柳桥的诗:《寓山四负堂谒祁忠惠公像》:“一泓清绝寓园中 , 角巾屹然水中止 。
讲学同源幸得人 , 柳桥携手王元趾”句 。
《东郭门外渡东桥吊余忠节公尚书二首》:此诗作者有自注:“明季状元殉国者 , 公与杞县刘文正、吉水刘文忠三人而已 。
”“一死从容完晚节 , 二刘先后重拜名 。
隔城亦有尚书在 , 惭见桥东一水清 。
”另外还有一些桥诗如:《青田湖竞渡词十六首》:“虹桥三里小红楼 , 楼下人家早舣舟 。
钏影隔窗灯未灭 , 晓星帘幕各梳头 。
”《月夜待家慈近泛霞川》:“全家阑夜泛轻舠 , 烛影霞川五里遥 。
临水人家花夹岸 , 笛声吹月满红桥 。
”《鉴湖柳枝词十二首》:“三两渔庄老树边 , 渔娃补网橛船头 。
板桥茅屋湖南埭、带雨拕花更可怜 。
”《微雨中过湖塘二首》:“西跨湖桥雨到时 , 四山烟景碧参差 。
白云忽过青林出 , 一角斜阳贺监祠 。
” 周作人(1885-1967) , 绍兴人 , 是对新文学作出过多种贡献的作家 ,  在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很高地位 , 写了不少歌咏绍兴桥梁与怀念的诗 。
如《苦茶庵打油诗( 二十四首)》其九:“惟念水澄桥下路骨灰瓦屑最难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