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实践及实习报告如何写?

“这里很苦的,你们从来没见过的……”
西北之行,有太多值得感念的事情,然而给我印象最深的却是吴起镇临时家里的女主人说过的这句话,那一脸的沧桑无奈 。这,让我们震惊,也让我们深思 。
的确,仅仅吴起这个小小的镇子,甚至可以说仅仅郭家村这个更小的村子,带给我们的,却是与银川、延安、西安同等分量的震撼 。如果说后者,的是历史的辉煌,那么前者,则是历史并不高明的延续,是今天的一个沉重的侧面 。
我们在吴起生活了两天 。在这两天中,我们与家中的姐姐、男女主人进行了一番特别的交流 。我想,这特别的交流在某种意义上,是两种不同生活方式的交流,更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模式的交流 。
这里所有的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他们种田仅仅是为了填饱自己的肚子 。由此,他们在一点点土地里,种满了荞麦、黄豆、苦菜、黄瓜、西红柿等等各式各样的作物 。我们曾问,“为什么不单种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农作物,用卖的钱去买别的东西,这样也许还会有所剩余,可以改善生活 。”他们却说:
“农村嘛,够吃就行!”
“村里人都这样!”
村里条件比较好的家庭都不是纯粹的农业户,尤其是村里新开发的石油资源给运输专业户们带来了不少的收益 。我们问主人为什么家里不搞副业,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男主人说那得要有钱有技术,自己家是干不来的 。我们还曾问姐姐她是否想走出陕西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但她却认为没时间没条件,同时也没有心思出门,“那都是以后的事……”我们说以后的是也应该现在开始努力啊,条件是要靠自己来创造的 。女孩低着头玩弄着手指,把问题搪塞了过去 。
我不知道在他们看来安于现状是不是知足是福,但至少在我眼中,过早的满足于现状就是不求进取 。但他们,也许并不是本质的不求进取,也许是无奈的不敢进取 。但这,却不可否认的成为了经济停滞不前甚至愈发落后的罪魁祸首 。
我并不完全清楚地知道他们不敢进取的原因,但也许我的猜测也会有一定的道理:
【社会实践及实习报告如何写?】他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以一成不变的方式劳作着,生活着 。他们习惯了这种生活,对改变革新有着莫名的恐惧 。是的,谁都知道,改革可能带来成功与进步,也同样要冒失败甚至付出生命的危险,更何况改革过程中要冲破的重重阻力和要面临的不可想象的艰辛 。就这样恐惧着,退却着,恐惧终于变成了懒惰,也许起初,人们还会寻找各种各样的理由为自己的懒惰辩护,搪塞着,但也许有那么一天,他们连辩护都不再需要了 。这样,是怎样的悲哀啊!
如果这样的推断是正确的,那么,但愿他们还仅仅处在因为“村里人都是这样”才恐惧变革的第一阶段,但愿迷途能知返,但愿他们的恐惧能够尽快消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