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音乐教学工作总结(17)


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
音乐是多种基本手段的综合表现,他是有由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调式等要素有机的结合而成的 。同时,音乐作为心灵的语言,是音乐家通过现实生活而发出的感受,并用音乐语言传递给人们 。因而,教会学生欣赏音乐,让他们用心灵从音乐中领悟喜、怒、爱、恨、哀、乐等情感,也就是说教会学生欣赏音乐就显得非常必要 。在教学中,我主要是让学生学会用“耳”、用“心”、用“感情”去欣赏音乐 。如从高亢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中,可以激发起学生的斗志和爱国之情;从内涵深厚的劳动号子中,可以感受到对劳动的热爱以及对敬业精神的鼓舞;从各种曲调悠扬的动听的“民歌、山歌、小调”中,不但可以感受到美,还能够引导学生对学习、演奏及创作产生欲望 。这种欲望,既包含了与作者心灵的共鸣,也包含了健康的积极向上的实践意识 。这种意识,就是创新的动力 。
三、在音乐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引导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形成强烈的创新精神 。
好奇心是创造的前奏,也是创造性的原动力 。因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保护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好,使之成为创新思维的源泉是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认真完成好的“课题” 。根据物体振动产生声音并在空气中传递的这个原理 。我先放影了“人是如何发声的”录像片,在顺着这一原理,帮助学生培养出“锣鼓、笛、琴是如何发音”的好奇心;接着,对学生的好奇心进行积极引导,让学生根锯“吹、拉、弹、奏”等到不同使用方法去尝试制作几种小乐趣 。不久,有的学生带来了“柳叶笛、草迪、土吉它、竹梆子”等乐器十余种,也有的学生图省事不动脑筋,随意找来一些破瓶罐作为“打击乐器”充数 。对此,我不但没有批评,而是很耐心的指导他们加以改造 。使之能够打击出多种不同的声音 。这一举动,不但很好的保护了学生的好奇心,还为学生的下一次创新实践提供了参与的动力,初步形成了创新精神 。
四、“激活”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的创造思维插上助飞的羽翼,促进创造力的形成 。
想象是学生异常活跃、大胆的思维活动,是人们在创造活动中独立建构新形象的过程 。音乐作为一种以时间上的流动音响为物质手段来塑造的艺术形式,无论在时间、空间及物质形态上都有广阔的想象余地 。想象作为创新的基础,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 。每当上新课之时,我都给一定的时间让学生作三种“奇想” 。一是让学生想象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及作者的内心情感;二是想象这首歌曲用什么乐器伴奏更理想;三是想象改变曲调、唱法或者更换歌词会同样动听吗?在三次奇想中,要求学生做到“异中求同”,即方法、形式不拘一格,但要求给人有“美”的感受 。这种开放式的想象,实际上就是让学生去实践、去创新 。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定的创新意识 。如在“锣鼓、风琴、梆子、二胡”等乐趣伴奏;还有的同学采用不同的节奏、旋律及音色来演奏 。课堂上不但妙趣横生,而且在这种大胆的想象、实践中培养出了学生的创造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