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古诗词技巧( 二 )


比如 , 在学习唐代诗人王维的诗作《山居秋暝》时 , 为了让学生在整体上感知诗歌内容 , 我首先在本课的导语上进行了精心设计 , 同学们在解题后 , 我接着说:“这首诗当中的第一句还被引用到广告中呢!你们也想体味其中的妙处吗?请同学们自由读诗文 。
”这样 , 老师通过联系生活实际 , 激发出学生学习的兴趣 , 给同学们构建出想象的空间 , 让同学们在好奇与想象中去阅读本诗 , 就会使想象的画面具体、形象起来 。
这时 , 老师在让学生初读的基础上出示诗歌挂图 , 使学生把想象的画面与眼前的画面相对照 , 整体感知了诗歌内容 。
此时 , 再让学生进行情景讲述 , 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 , 又锻炼了学生的形象思维及口语表达能力 。
当孩子们具备了一定的想象能力时还要引导学生在“练”字下工夫 , 那就是引导学生进行扎扎实实的诵读实践 。
在诵读活动中 , 我首先让善于背诵的同学介绍记忆背诵的经验 。
在学生们方法各异的介绍中 , 我再向同学们做进一步的归纳总结 , 即:在诵读一首新诗时 , 首先要借助注释读懂题目;接着去试读诗文附注的诗歌大意 , 初步感知诗意后 , 再去观察本诗的插图 , 并联系诗歌大意进行入情入境地想象;最后 , 在诗意朦胧的想象中熟读诗文 , 并在逐渐清晰的再造意境中理解诗意 , 直至背诵诗文 。
(二)轻松游戏 , 牢固掌握 玩游戏 , 是孩子们的天性 。
入情入境地想象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 加快背诵的速度 , 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编玩一些别开生面的娱乐游戏 , 其中的编“谜”猜“谜”游戏 , 就特别富有情趣 。
这里所谓的“谜” , 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用语言文字叙述事物的特征让人们去猜测的谜语 , 而是由诗文内容通过想象所构建的简笔画面 。
构建这个画面自然离不开学生入情入境的想象 , 他们把依据诗意想象的画面 , 以简笔画的形式画在扑克牌大小的卡片上...
如何提高对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展开全部古典诗词是我国文学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 在高中语文教材中占有一定的分量 。
在全国语文高考中 , 古诗词赏析连考了七年 , 难度越来越大 , 题型越来越完善 , 题量有逐年加大的趋势 , 成为高考备考的一个亮点 。
无论从教材角度 , 从高考角度 , 还是从继承与创新文学遗产的角度上 , 培养与提高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 , 成为每一个语文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
那么 , 如何培养学生古诗词的鉴赏能力呢? 首先 , 要善于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鉴赏方法 。
正所谓授人以鱼 , 不如授之以渔 。
语文教学中 , 我主要从以下五方面着手: 一、品味富于表现力的“诗眼”或“题眼” 。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 浓睡不消残酒 。
试问卷帘人 , 却道海棠依旧 。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
”全词“诗眼”是“绿肥红瘦” , 极富表现力 。
其表现力既体现在鲜明贴切 , 如用“肥”字写叶 , 不仅有多 , 大之意 , 还可以联想到润泽鲜亮之状 , 非常准确、凝练;又体现在感情溶注 , 如用“瘦”字写花 , 不仅有少、小之状 , 还可以感受到惋惜怜悯之情 , 配合全词情调 , 表达出感伤哀婉情调 。
又如贾岛的《题李凝幽居》“闲居少邻并 , 草径入荒园 。
/鸟宿池边树 , 僧敲月下门 。
/过桥分野色 , 移石动云根 。
/暂去还来此 , 幽期不负言 。
”题目中“幽”字就是“题眼” , 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 。
全诗每联紧扣“幽”字展开 , 首联写居处的“幽”:闲居一隅 , 阒寂无人 , 草径清幽 , 荒园寥落 。
颔联与颈联写环境的“幽”:颔联以响衬静 , 鸟儿在池边的树上啾啾啼叫 , 老僧在皎洁的月光下轻轻敲门 , 这一切更显出环境的清幽;颈联从黑夜写到白天 , 还是从环境上着眼 , 不过视野阔多了 , 过小桥 , 绕巨石 , 一路走来 , 处处清幽 , 满眼野趣 , 诗人内心的欣悦之情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