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提高古诗词技巧( 六 )


不管是格律诗还是自由诗 , 如果没有意境就很难说是好诗 , 朗诵者表达不出意境 , 也就不算是上乘的朗诵 。
无意境的朗诵 , 情浮意浅 , 声音形式怎样变化多端 , 也弥补不了这根本上的缺欠 。
感受意境 , 要求思索、想象、回味、憧憬 , 紧紧抓住具体而微妙的构思与变化 。
同时 , 要在此基础上 , 引发浓烈的感情 , 并做到"因境抒情".第一 , 诗歌往往充满了比喻和象征 , 如果不从意境感受着眼就往往使人眼花缭乱 , 如堕入云里雾中 , 不得要领 。
第二 , 诗的语言较为凝练的特性 , 在诗作中显现出万千气象 , 不感受意境 , 只是局限于文字 , 诗昧就无从表现 。
第三 , 诗的语言又具有跳跃性 , 更增加了诗歌的容量 。
朗诵者如果表达不出诗的跳跃中的内在程序 , 把一个个句子平摆浮搁地读出 , 意境也就无从表达了 。
第四 , 因境抒情 , 从全诗的整体出发 , 在意境需要的前提下引发 , 避免片段感 。
以《囚歌》为例 。
作者身陷囹圄而不屈 , 面对利诱而不惑 , 豪情壮志、气贯长虹 。
人的身躯与狗洞 , "自由"与永生 , 简洁鲜明的对比 , 造成了恢宏高远的意境 。
在朗诵时 , 必须提挈全篇 , 以具体的、形象的比喻和象征传达出意境的可感性 , 发挥意境的感染力 。
这里需要指出的是 , 朗诵最忌讳脱离整体意境感受去图解比喻和象征 , 致使诗歌的朗诵有貌无神 。
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 , 为狗爬出的洞敞开着 , 一个声音在高叫着:"——爬出来吧 , 给你自由!"我渴望自由 , 但我深知 , 人的躯体 , 怎能从狗洞子里爬出!我期待着 , 地下的烈火升腾 , 让我和这活棺材 , 一齐烧掉 。
我将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比如 , "爬出来吧 , 给你自由!"是诗人转述自己的所听所感 , 而并不是由一个说客出面 , 所以 , 在表达中充满了憎恶、否定的态度感情 , 从而也更增添了诗人赤诚的内心 。
如果朗诵者忽然以敌人的语气 , 甚至某种怪腔怪调表达 , 那意境便顿然消失 。
还比如 , "我将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本是表达诗人的热烈期望 , 深沉内在 , 自励自勉 , 如果朗诵者为加重语气分量 , 采用上扬语势 , 像是在发出号召 , 就会破坏应有之意境 。
因此 , 意境 , 必须从整体把握 , 避免落人图解式的歧途 。
3.把握基调重节律基调是指全篇总体的思想感情运动显露出来的色彩和分量 , 是总的态度、感情的倾向 , 节律就是指诗歌及其朗诵的节奏和韵律 。
基调是全局性、整体性的问题 , 既要注意总体的色彩 , 即基本的态度、基本的感情 , 基调总的色彩制约着每个具体的句、段、行的表达色彩;同时 , 还要注意总体的分量 , 即态度的轻重程度 , 感情的浓淡程度 。
把握准了基调 , 也就把准了朗诵的总的色彩和分量 , 即总的倾向、方向和意向 。
基调的确定 , 特别强调对文字作品的整体感受 , 然后细化为群体和个体的具体感受 。
最终形成整体对个体的统摄关照 , 个体对整体的呼应 。
基调的声音表现 , 虽然离不开音高、音长、音强 , 但更强调音色的变化 , 如明暗、松紧、抑扬、顿挫的自如弹动 , 鲜活铺陈 。
把握准了基调 , 朗诵就有了基本的方向 , 就不会偏离基本的方向 。
节律是诗的生命 , 也是诗歌朗诵成功的关键 。
格律诗由于字数一定 , 在朗诵时应体现出这一特点 , 使听者感觉出这一点 , 这很重要 。
停连不能打破她的格式 , 不能打乱重新安排 , 也就是说 , 文字语言中的标点符号同朗诵时停顿的位置是一致的 , 不能显出字数似乎不一定的样子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