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边城有感怎么写?(13)


结局暗示了这个故事无疑是个杯具 。我相信“或许”只是作者委婉的说法 。傩送不会回来了 。翠翠要重复上一代的杯具了 。
每个人心里也许都只爱过一个正当最好年龄的人,作者如是,翠翠如是 。然后,我们都将余下的岁月留在了等待里,孤寂地等待 。但即使等得眼已垂落、耳已闭锁又如何,毕竟似水的流年还在记忆里,以往的梦想还在心里,闭上双眼往昔的温暖还一息尚存 。
既然一切都还在,来过就未曾离开,那么即使心已渐渐消瘦,也没有什么是不可释怀的 。

读边城有感怎么写?


前两年春去张家界游玩,逛一个超市时看见了沈从文著的《边城》,喜不自禁地拿在手里想打开看看里面的文字,可整本书被一张薄薄的塑料裹得密不透风,不见他的文字风格就不知他能否对自己的心路 。如果对自己的心路又在沈从文故居不远的地方买他的作品,那么一定会使这本书更有意趣 。可不能见到庐山真面目,于是又把它轻轻地放下 。然而沈从文又是我喜欢的,不知在何时我知道了他美丽的故乡,知道了他的爱情,知道了他的《边城》的获奖,知道了文学爱好者在他的故居流连忘返时忆起那个撑船的老人和漂亮的翠翠 。今年教师节,学校发了一百元钱 。我毫不犹豫地拿着它去书店买了《边城》,又订了十六期《散文》 。
《边城》的封面是茶峒古城的剪影,如长蛇的城墙,点着如豆灯火的连绵吊脚楼,河面上还有八只没有找到回家路的红嘴黑鸭,对岸是几个光溜溜的岩石 。把《边城》捧回家后,首先是阅读它的最后一篇文章《边城》 。那湘西边境的小山城,高峻山旁的小白塔,穿梭在河溪上的渡船 。还有来往于小溪两岸的商人,忙于赶集的市民 。还有那些朴素的故事和浓浓的没有结果的爱情 。
我在纸面上寻找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湘西生活轨迹,男人的艰难谋生,龙船竞渡,水作动力的碾坊,出水芙蓉的翠翠,还有暗送秋波的天保傩送,渡船上的故事如一幅幅生活画卷慢慢展开,哦,在动荡不安的年代,那湘西一隅还算是一个宁静的港湾 。只是渡船老人和他孙女的生活却是如此的孤寂 。
《边城》集里还有其它的文章,我看见了战争,看见了疾病,看见了爱国青年和被刽子手砍掉的他们的头颅,看见了破败的房子,看见了死亡,看见了人们活一天是一天的无奈 。整本书是灰色的,只有那太阳的光,草的绿,流动的河水,刚刚碰撞出的爱情之火还有点亮光,可这亮光仍不能帮助那时的人们找到生活的方向,仍不能看见那时人们生活的丝毫生气 。
沈从文的描写如画家画素描,黑白色 。那粗的细的笔力,那疏的密的线条;那“悖时砍脑壳的!”的方言;那老者的无奈,少年的茫然;军阀的杀戮与抢掠,老百姓的水深火热;那朴素的爱情,那纯朴的民风无不让我动容,郁闷 。有时为了让自己从那种无时无刻充满死亡气息的文字中逃脱出来,我会把这本书丢在一边转而去看看《散文》 。由此可见沈从文文字的感染力是何等的摄人心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