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好诗词第三季插曲( 三 )


余光中作为一个离开大陆三十多年的当代诗人,他的作品也必然会烙上深刻的时代印记 。
《乡愁》一诗,侧重写个人在大陆的经历,那年少时的一枚邮票,那青年时的一张船票,甚至那未来的一方坟墓,都寄寓了诗人的也是万千海外游子的绵长乡关之思,而这一切在诗的结尾升华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
”有如百川奔向东海,有如千峰朝向泰山,诗人个人的悲欢与巨大的祖国之爱、民族之恋交融在一起,而诗人个人经历的倾诉,也因为结尾的感情的燃烧而更为撩人愁思了,正如诗人自己所说:“纵的历史感,横的地域感 。
纵横相交而成十字路口的现实感 。
”(《白玉苦瓜》序)这样,诗人的《乡愁》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乡愁诗在新的时代和特殊的地理条件下的变奏,具有以往的乡愁诗所不可比拟的广度和深度 。
余光中先生热爱中华传统文化,热爱中国 。
礼赞“中国,最美最母亲的国度” 。
他说:“蓝墨水的上游是汨罗江”,“要做屈原和李白的传人”,“我的血系中有一条黄河的支流” 。
【美点追踪】 在意象的撷取和提炼上,这首诗具有单纯而丰富之美 。
乡愁,本来是大家所普遍体验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如果找不到与之对应的独特的美的意象来表现,那将不是流于一般化的平庸,就是堕入抽象化的空泛 。
《乡愁》从广远的时空中提炼了四个意象:邮票、船票、坟墓、海峡 。
它们是单纯的,所谓单纯,绝不是简单,而是明朗、集中、强烈,没有旁逸斜出意多文乱的芜蔓之感;它们又是丰富的,所谓丰富,也绝不是堆砌,而是含蓄 。
有张力,能诱发读者多方面的联想 。
在意象的组合方面,《乡愁》以时间的发展来综合意象,可称为意象递进 。
“小时候”、“长大后”、“后来呵”、“而现在”,这种表时间的时序像一条红线贯串全诗,概括了诗人漫长的生活历程和对祖国的绵绵怀念,前面三节诗如同汹涌而进的波涛,到最后轰然而汇成了全诗的九级浪 。
《乡愁》的形式美也令人瞩目 。
它的形式美一表现为结构美,一表现为音乐美 。
《乡愁》在结构上呈现出寓变化于传统的美 。
统一,就是相对地均衡、匀称;段式、句式比较整齐,段与段、句与句之间又比较和谐对称 。
变化,就是避免统一走向极端,而追逐那种活泼、流动而生机蓬勃之美 。
《乡愁》共四节 。
每节四行,节与节之间相当均衡对称,但是,诗人注意了长句与短句的变化调节,从而使诗的外形整齐中有参差之美 。
《乡愁》的音乐美,主要表现在回旋往复、一唱三叹的美的旋律,其中的“乡愁是——”与“在这头……在那(里)头”的四次重复,加之四段中“小小的”、“窄窄的”、“矮矮的”、“浅浅的”在同一位置上的重叠词运用,使得全诗低回掩抑,如怨如诉 。
而“一枚”、“一张”、“一方”、“一湾”的数量词的运用,不仅表现了诗人的语言的功力,也加强了全诗的音韵之美 。
《乡愁》,有如音乐中柔美而略带哀伤的“回忆曲”,是海外游子深情而美的恋歌 。
【写作背景】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后,10岁的余光中随父母辗转于上海、重庆等地 。
22岁那年,余光中随家人来到台湾,并考取了台湾大学外文系 。
虽然专业是外文,余光中却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的兴趣 。
他在诗歌、散文、评论、翻译都有大量著述,而其中成就最杰出的,当属诗歌 。
人们评论,他的诗题材广泛,风格屡变,技巧多姿,融汇了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的笔法 。
因此,他被誉为台湾现代派“十大诗人”之一 。
1971年,20多年没有回过大陆的余光中思乡情切,在台北厦门街的旧居内赋诗一首 。
写完后,诗人热泪盈眶,沉吟良久 。
这,就是后来被海外游子不断传唱的《乡愁》 【作者简介】 余光中,祖籍福建永春,1928年生于江苏南京,1947年入金陵大学外语系(后转入厦门大学),1949年随父母迁香港,次年赴台,就读于台湾大学外文系 。
1953年,与覃子豪、钟鼎文等共创“蓝星”诗社 。
后赴美进修,获爱荷华大 学艺术硕士学位 。
返台后任诗大、政大、台大及香港中文大学教授,现任台 湾中山大学文学院院长 。
余光中是个复杂而多变的诗人,他变化的轨迹基本上可以说是台湾整个 诗坛三十多年来的一个走向,即先西化后回归 。
在台湾早期的诗歌论战和70 年代中期的乡土文学论战中,余光中的诗论和作品都相当强烈地显示了主张 西化、无视读者和脱离现实的倾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