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们仨》有感范文有没有?( 六 )


三是与丈夫共同进步,热爱学习,有着男人的独立与追求,让自身成为孩子的榜样 。书中写道她家中有两张书桌,早饭过后两人便一人一张,伏案读书 。这等举案齐眉的场景是给女儿最好的爱与学习的熏陶 。
四是懂得示弱,注重仪表,让男人有一种存在感,让感情变得甜蜜 。比如她怕走夜路,先生就让女儿在他不在的日子里照顾好妈妈;比如她喜欢睡懒觉,每天早饭先生都会做好 。其实她很能干,但她一定会在某些方面留一些缺角,让先生补齐,让先生有存在感,这是一种女人的智慧 。男人需要通过付出行动让女人满足来获得成就感,女人一定不能太能干,把男人获得成就感的机会剥夺掉 。再看她出现的照片,都是收拾得整洁优雅,美丽的外表永远是女人的武器 。
另外,她也有着一些普通人的小心机,让我多次会心一笑 。比如为了逃过开会这等无聊的事情,她不想做编内员工,只为清闲;比如为了省自己留学的钱,她以陪读的身份进行出国,吃穿用都和先生一起,省了一笔开支,开心得不得了 。
大师其实也是普通人,有着人性的优点与弱点 。只是她坚持不断向上向善,再加上大于常人的格局,所以才能让她在人生低谷时更坚强,在人生高潮时更冷静;而这一切,都源于她读过的书、经过的事、见过的人,以及自我的反思、沉淀和升华 。

读《我们仨》有感范文有没有?


《我们仨》的故事读完,让我久久不能放下 。为他们的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一个单纯温馨的学者之家的风范深深感动着我 。真希望现世安稳,岁月静好,每一个“我们仨”的故事都让人回味绵长…
认识杨绛缘于钱钟书先生,读书年代,读《围城》曾被我们视作为一种时尚,仿佛不读《围城》就不是文学爱好者 。由此,也进一步了解了钱钟书先生和他的家人,这样的了解毕竟不同于历史课本中的简单介绍,这样的家庭也毕竟不同于我们 。但是,一直以来却从未读过杨绛先生的文字,也许当时的读书更多的是追随潮流吧 。
说实话,开始是以一种淡淡然读杨先生的《我们仨》 。这样一本纪实文集,轻松的展示了一家三口走过的六十几年岁月 。从两口之家的小甜蜜,到两人去到牛津,在图书的海洋里徜徉,再到小圈圈的降生,成才,总也找不到什么喧哗的声音,找不出任何干扰项去打破这片宁静,老人像是在轻轻的对自己言语,在亲人墓前一起回忆那逝去的日子 。在女儿钱瑗,丈夫钱钟书相继过世的沉痛打击下,杨先生只用平淡的文字里记录着生活里点滴记忆,也许这是她对逝去的人的最好缅怀方式,也是她在痛苦中得以解脱的唯一途径吧!
对于八十高龄的钟书夫妇而论,独女钱媛的离去,让老人的心从此成为了干枯的老井 。杨绛说:“生了独女钱媛这么多年,也就牵挂了这么多年 。而今她走了,就再也不用牵挂了 。”古人云:“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在” 。这是莫大的不幸,可白发人送黑发人又该如何的哀伤?所幸的是,这个时候,还有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他可以相偎相伴 。但是,总有一天,他们之间也必有一人要先行离去,风风雨雨相扶持着走过了这么多年,而突然间要接受挚爱的永远离去,从此在茫茫人海中再也没有了一生中最牵挂自己的人、自己最牵挂的人,余下的漫漫长夜,再多的风风雨雨也只得自己一人走过 。午夜从噩梦中惊醒,身边已空无一人,那个在身旁睡了六十多年的人再也没有回来 。一个人守着孤单的身影,对着寂寞的台灯叹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