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诗词四首( 三 )


因此,梁、陈以后,“古诗”已形成一个具有特定涵义的专类名称 。
它与两汉乐府歌辞并称,专指汉代无名氏所作的五言诗,并且发展为泛指具有“古诗”艺术特点的一种诗体 。
而《古诗十九首》便在文学史上占有“古诗”代表作的地位,这一标题也就成为一个专题名称 。
[编辑本段]古诗体,又称古风 。
俗话说:唐诗、宋词、元曲,可见唐诗多么重要!唐代以前的古诗体是一种不讲究格律,也没有字数句数限制的诗体 。
唐以后,由于近体诗的产生,诗人为了将古体诗与新兴的格律诗相区别,便有意模仿汉魏六朝古诗的写法,在某些方面加以限定,从而形成了唐代古体诗的固定模式 。
其结果就是把唐以前完全自由的诗体,变成一种处于格律诗与自由诗之间的半自由诗 。
古体诗的字数和诗行:古体诗没有固定的诗行,也不会有固定的体式 。
所有古体诗都是按照诗句的字数分类 。
四字一句的称四言古诗,简称四古;五字一句的称五言古诗,简称五古;七字一句的称七言古诗,简称七古 。
四言诗,远在《诗经》时代就已被人们采用了 。
但至唐代却逐渐衰微,写它的人很少了 。
所以古体诗仍以五言、七言为代表 。
五言古诗,是古体诗的正统,写的人很多 。
七言古诗,不是古体诗的主流,这是它起源较晚的缘故 。
所以,七言股风颇受七言近体诗的影响 。
五言古诗和七言古诗,都是字数整齐的古体诗 。
另有一类杂言古诗,诗行里的字数长短相杂,参差不齐 。
[编辑本段]千古名诗欣赏《春江花月夜》——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滟滟(yàn)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diàn),月照花林皆似霰(xiàn) 。
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一作“望”)相似 。
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 。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zhēn )上拂(一作“指”)还来 。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为了押韵,所以读xiá) 。
斜(这里是句首,不要押韵,所以读xié)月沉沉藏海雾,碣(读作jié)石潇湘无限路 。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一作“花”)摇情满江树《一剪梅》——李清照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莲舟 。
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
花自漂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 。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
《行路难》——李白金樽青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 。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
《将进酒》 ——李白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
古来圣贤皆寂寞,唯有饮者留其名 。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你同销万古愁 。
《雁门太守行》 ——李贺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
《诗经》 ——关雎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
秋风引何处秋风至,萧萧送雁群 。
朝来入庭树,孤客最先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