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句中带柳的诗词( 二 )


(唐.王之涣.《凉州词》)(在这种环境中忽然听到了羌笛声,所吹的曲调恰好是《折杨柳》,这就不能不勾起戍卒的离愁 。
古人有临别折柳相赠的风俗 。
“柳”与“留”谐音,赠柳表示留念 。
北朝乐府《鼓角横吹曲》有《折杨柳枝》,歌词曰:“上马不捉鞭,反拗杨柳枝 。
下马吹横笛,愁杀行客儿 。
”歌中提到了行人临去时折柳 。
这种折柳赠别之风在唐代极为流行 。
于是,杨柳和离别就有了密切的联系 。
现在当戍边士卒听到羌笛吹奏着悲凉的《折杨柳》曲调时,就难免会触动离愁别恨 。
于是,诗人用豁达的语调排解道:羌笛何须老是吹奏那哀怨的《折杨柳》曲调呢?要知道,玉门关外本来就是春风吹不到的地方,哪有杨柳可折!说“何须怨”,并不是没有怨,也不是劝戍卒不要怨,而是说怨也没用 。
用了“何须怨”三字,使诗意更加含蓄,更有深意 。
)7、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 。
(唐.刘禹锡.《竹枝词》)(第一句写景,是她眼前所见 。
江边杨柳,垂拂青条;江中流水,平如镜面 。
这是很美好的环境 。
第二句写她耳中所闻 。
在这样...
描写柳的诗词~~~~~~~~~~~~~~我找的这些,应该是最全的啦!塞下曲六首(1)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 。
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 。
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 。
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 。
春夜洛城笛 李白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
初春小雨 韩愈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
送元二使安西 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
观猎 王维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
忽过新丰市,还归细柳营 。
回春射雕处,千里暮云平 。
杨柳枝 温庭筠织锦机边莺语频,停梭垂泪忆征人 。
塞门三月犹萧索,纵有杨柳未觉春 。
过襄阳楼 元稹襄阳楼下树阴成,荷叶如钱水面平 。
拂水柳花千万点,隔楼莺舌两三声 。
有时水畔看云立,每日楼前信马行 。
早晚暂教王粲上,庾公应待月华明 。
莺梭 刘克庄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 。
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工夫织得成 。
蚕妇吟 谢枋得子规啼彻四更时,起视蚕稠怕叶稀 。
不信楼头杨柳月,玉人歌舞未曾归 。
奉和杜相公发益昌 岑参相公临戎别帝京,拥麾持节远横行 。
朝登剑阁云随马,夜渡巴江雨洗兵 。
山花万朵迎征盖,川柳万条拂去旌 。
暂到蜀城应计日,须知明主待持衡 。
咸阳城东楼 许浑一上高城万里愁,蒹葭杨柳似汀洲 。
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 。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
行人莫问当年事,故国东来渭水流 。
淮上与友人别 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
送春 朱弁风烟节物眼中稀,三月人犹恋褚衣 。
结就客愁云片段,唤回乡梦云霏微 。
小桃山下花初见,弱柳沙头絮未飞 。
把酒送春无别语,羡君才到便成归 。
城东早春 杨巨源诗家清景在新春,绿柳才黄半未匀 。
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 。
寒食 韩翎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
绝句 僧志南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
游山西村 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
从今若许闲乘月,柱杖无时夜叩门 。
客中初夏 司马光四月晴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 。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晴 。
初夏睡起 杨万里梅子流酸溅齿牙,芭蕉分绿上窗纱 。
日长睡起无情思,闲看儿童捉柳花 。
春日偶成 程颢云淡风轻过午天,傍花随柳过前川 。
时人不识余心乐,将谓偷闲学少年 。
寓意 晏殊油壁香车不再逢,峡云无迹任西东 。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 。
几日寂寥伤酒后,一番萧索禁烟中 。
鱼书欲寄何由达,水远山长处处同 。
初归石湖 范成大晓雾朝暾绀碧烘,横塘西岸越城东 。
行人半出稻花上,宿鹭孤明菱叶中 。
信脚自能知旧路,惊心时复认邻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