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奶可乐经济学读后感怎么写?

读了这本《牛奶可乐经济学》以后,发现了很多浅显易懂的生活中的经济学示例,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打折经济学的这一章 。大家都爱打折,打折可以购买到自己心仪的东西,有的时候甚至会购买一些平时用不到的东西,这一点在我母亲身上尤其明显 。
理性的分析来说,打折对商家和消费者都是是一件好的事情 。巴菲特就说不管是买袜子还是买股票,我都喜欢在打折的时候买高档货 。
而对商家来说,客户分为对价格敏感性和对价格不敏感的类型 。价格敏感型的人,当他看到打折信息,就会对他有促进消费的作用 。
好多商家对打折采用了一个门槛式运营 。比如淘宝里面的优惠券,如果价格敏感型的人,比如说我自己,当我买一个东西,我会先进首页去看一看,有没有这个店铺的优惠券可以领取,或是将链接发给专做返利的查询下,有没有隐藏优惠券 。但是有的人买东西,是对价格不敏感的,他可能觉得做这些事情很浪费时间,他可能就不会做到这一步,就会直接直接购买 。对于商家来说,两种顾客他都可以挣到钱,所以都需要 。
通过打折,商家可以一方面是可以消耗掉自己的库存,如果没有库存,也可以采用打折来作为一种营销的方式,卖出更多的产品 。
打折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普遍,比如伊藤,晚上八点钟以后他的食材区:熟食、面包、蔬菜等,好多东西都是打五折的 。比如我们买衣服,换季的时候都是要打折的 。比如好多服装或者是品牌店铺的VIP是有VIP折扣的,有很多人甚至会为了这个折扣,越过一些门槛成为商家的VIP的会员 。
那么我们以伊藤的这个打折的策略,来分析一下里面蕴含的经济学 。伊藤对打折设置了门槛,就是晚上八点钟以后 。如果价格不敏感的顾客,他可能就不愿意等到八点钟以后再来逛商场,他可能在白天的时候就来了,而价格敏感的人呢,他有可能会特意等到八点以后才,或者是他本来没有这样一个购物的需求,那么他也会在八点以后,逛上一逛,说不定就会购买一些的东西 。伊藤采用这个打折的策略,如果他能够获得的总的利润额比不采取打折策略获得的利润总额有所增加,那么他这个策略就是成功的 。很显然他各个门店都在使用这个策略,说明这个策略的确是一个非常成功的策略 。
打折和股票有什么关系呢,巴菲特在好股票打折的时候买入,那么股票为什么会打折,股票打折其实有可能是因为市场环境导致整个基本面不好,也有可能是因为,这家公司犯了什么错误导致市场对它不看好,比如之前的茅台塑化剂超标的事件,茅台不可能主动往酒里面加塑化剂,但是事实客观存在,导致市场对它有消极的反应,股价跌到了一个相对低点,其实这个时候就是买入的好时机 。总之,好的公司都是需要等机会的,有可能是几年时间等一个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