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如何写?( 十 )


由此看来,龙应台在文化前加逗留二字就十分合适 。港人不逗留,观光客也无法逗留,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每个人都尽快的做事情完成任务 。环境造就了循环如此之快的社会,这种社会适合鸢飞戾天者,努力拼搏开发能力得到功名和财富 。但不适合学术研究,更不适合潜心创作,即使有这么一部分人那大部分人也是有着别的目的不是真正的去追求精神财富 。逗留文化的缺失,使香港成为一个浮躁的社会 。
香港人的生活是这样子的——周末要加班,工作礼拜天回来就是一顿睡把睡眠补回来,然后又是星期一 。留学生的生活——上课,谈文化,喝咖啡、啤酒,读书,旅游,休息,上课,聊天,谈文化……无忧无虑 。
这两类人的生活差异一眼便知,也许欧洲学生的生活在港人眼中是无忧无虑的吧 。香港人其实并不是没有文化,只是在沉重的生活压力下迫不得已的急迫,不像欧洲学生如此闲适 。文化的差异是由不同地区的氛围造成的,香港没有历史根基,欧洲各种名胜古迹,香港想达到那样的氛围——难 。

《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800字如何写?


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的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 。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 。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 。
我们都知道,这样的事情发生在两代人之间,还是异国的两代人之间,而且是好长时间没有生活在一起的异国的两代人之间,其实是很自然的 。
我的安安哪里去了?可爱的安安哪里去了?小鸟长大了,总会要单飞的;翅膀硬了,自然也就不那么温顺 。这个问题就好像在问,小鸡仔长大了,它金灿灿、毛茸茸的样子哪里去了?我鬓发苍苍了,二十岁的青春容颜哪里去了?
答曰,随时间去了 。
父母终归就是父母 。是那个生育他,教育他,扶持他,影响他的人;是那个怕他饥,忧他寒,为他千里担忧的人;是那个愿意为他付出太多太多,以他的快乐为自己最大的快乐 。
孩子终归是孩子 。是那个感恩父母的无私奉献和良苦用心的人,是那个愿意用自己的寸草心来报答父母的三春晖的人 。他真切的愿望是,等有一天我长大了,要让父母因为我而更加幸福 。
但父母没法强求自己一定会成为孩子的朋友和知己 。就像我们没法强求何一个人成为自己的知己一样 。因为年龄,父母不会热衷于同样的事情,因为经历,你走过的路他还没有起步 。所以孩子自有他们兴趣相投的玩伴,志同道合的朋友,心有灵犀的知己 。而对于父母,却是从全心依赖到慢慢分离,交集越来越少,观念愈发迥异 。小鸟长大了会单飞,它要去的地方父母不曾涉猎,孩子长大要独立,他的想法在父母看来难免会不可思议 。父母只是那个巢,而不可能是它飞行的旅伴 。每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最终要成就的是——“我之为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