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诗词以什么见称( 二 )


该诗包括“艳”(前奏)及四解 。
“艳”着重写了诗人出征时的复杂心情 。
一解“观沧海”,写进军途经碣石时的观感;二解“冬十月”、三解“土不同”,写归途中见闻;四解“龟虽寿”,写取得了这场重要战役胜利后的思想活动 。
其中“观沧海”描写大海景象,“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气势磅礴,格调雄放,映衬出诗人包容宇宙、吞吐日月的阔大胸怀 。
“龟虽寿”以一系列生动的比喻,表达诗人对人生及事业的看法:“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
这是诗人贯彻终生的积极进取精神的真实表白 。
以表述理想为主的诗歌有《度关山》、《对酒》、《短歌行》等 。
前两篇写政治理想 。
他设想的太平盛世是儒法兼采、恩威并用的贤君良臣政治 。
这在汉末社会大破坏的现实背景下,无疑是具有进步意义的 。
《短歌行》的主题是求贤,以“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等诗句,抒发求贤若渴,广纳人才,以冀成其大业心情 。
在艺术风格上,曹操诗歌朴实无华、不尚藻饰 。
它们以感情深挚、气韵沉雄取胜 。
在诗歌情调上,则以慷慨悲凉为其特色 。
慷慨悲凉,这本来是建安文学的共同基调,不过在曹操的诗中,它表现得最为典型,最为突出 。
在诗歌体裁上,曹操的乐府诗并不照搬汉乐府成规,而是有所发展 。
如《薤露行》、《蒿里行》,在汉乐府中都是挽歌,他却运用旧题抒写了全新的内容 。
曹操开创了以乐府写时事的传统,影响深远 。
建安作家以及从南北朝直到唐代的许多诗人,他们拟作的大量乐府诗,都可以说是这一传统的继承和发扬 。
曹操在文学上的功绩,还表现在他对建安文学(见建安七子)所起的建设性作用上,建安文学能够在长期战乱、社会残破的背景下得以勃兴,同他的重视和推动是分不开的 。
刘勰在论述建安文学繁荣原因时,就曾指出“魏武以相王之尊,雅爱诗章”(《文心雕龙时序》) 。
事实上,建安时期的主要作家,无不同他有密切关系 。
曹丕、曹植是他的儿子,“七子”及蔡琰等,也都托庇于他的荫护 。
可以说,“邺下文人集团”就是在他提供的物质条件基础上形成的;而他们的创作,也是在他的倡导影响下进行的 。

【曹操的诗词以什么见称】

此外,曹操还有不少其他文章传世,例如《请追增郭嘉封邑表》、《让县自明本志令》、《与王修书》、《祀故太尉桥玄文》等,文字质朴,感情流露,流畅率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