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教学设计写法怎么样?

教学目标:
1、了解《三字经》相关背景,激发学习兴趣 。
2、浅显讲解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及思想家 。
3、通过课程内容学习,理解习惯及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的影响,学习的重要性,学习贵在专一和坚持 。
教学重点:
激发学习兴趣,解答为什么要学习国学,国学学什么,学了对生活会有什么影响 。
教学难点:
中国古代哲学思想对人性的理解 。启发大家思考如何评判哲学思想,如果辩证的看待问题 。
教具准备:
三字经有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字经》是古代小朋友上学的第一本书,是一本启蒙读物 。他一共有1000多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的内容,也有很多有意思的故事 。三字经作为小朋友上学学的第一门课程,学了它,我们就能知道怎么做个好孩子,天上都有什么东西,为什么我们会有辈分,中国最长的河是那条河?在我们没出生以前中国发生了什么事?我们从今天开始也要学习它,通过它我们将会了解很多的东西 。
这本《三字经》会回答我们 。接下来,我们来一起学习一下,它是怎么回答我们的?
二、诵读新句子:
请一个学生上台领读,大家一起诵读
三、讲解句子,阐释概念:
1、人之初,性本善:“初”在这里就是“刚出生的时候”,“性”就是“品性、品格、德行”这句意思是:世界上的每一个人在刚出生的时候都是好的,善良的 。
[讨论:大家同意这个说法吗?根据同学的回答,进一步启发思考]
教师小结:引出,同样的父母,一样的家庭环境,即使是亲兄弟,在天性上也有着极大的差距,如果是天性是先天决定,无法改变,人人一样,那为什么会有这些不同呢?我们的祖先难当没有发现这个现象吗?接下我们,我们看看三字经是如何解释这个现象的
2、性相近,习相远 。
“近”接近,类似;“习”习染,长期在某种环境下养成的习惯;这句的意思是:本性本来差别不大,但是因为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人和人之间的差距就变得越来越大了 。
3、教之道,贵以专 。
“教”教育,学习;“贵”重要的,好的方面;“专”专一这句地意思是:做任何事都是要以专心为主,这样才能做好每一件事
4、讲解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
提问,我们人生的第一个老师一般是谁?父亲应该对教育孩子负什么责任?在孩子的成长之中,父亲起了一个什么样的作用呢?讲了岳飞教育儿子的故事教育当然是父母的职责,但是人终究要走进社会,要离开父母,进入学校去接受更完备的教育 。不严格地进行教育,是老师的过错 。
四、复习
诵读新学的句子,齐诵已学的所有句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