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董大九年级必修教学设计范文有没有?( 二 )


四、教学时数
1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言
同学们 , 人生会常常碰到不如意的事情 , 你自己在学习上或生活中有过失败的经历吗?面对失败 , 你当时又是抱着怎样的态度呢?
(请学生略说)
是啊!面对困境 , 有的人怀着一种忧伤 , 把失望和气馁刻在了人生的底片上 , 而有的人接纳失败却像捧起一本书 , 倾注一种自信和智慧的目光去阅读 , 而后去创造一种新的生活 。唐代诗人高适曾这样劝慰朋友--“莫愁前路无知已 , 天下谁人不识君” , 话说得多么响亮 , 多么有力啊!下面让我们欣赏高适的《别董大》 。(板书课题)
(二)研读与赏析
【别董大九年级必修教学设计范文有没有?】1、现在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别董大》这首诗 , 看看在这首诗中 , 到底是什么感动了你?(出示古诗《别董大》 , 学生自由反复诵读全诗)
2、通过刚才的读 , 大家已经知道 , 这是一首--(送别诗) 。
(1)写的是谁在哪里送别谁?
(明确:高适在塞外送别董大)
(2)高适?高适是谁?
(明确:高适是唐代诗人 。字达夫 , 渤海蓨(tiǎo) , 今天的河北省景县人 。因为官至散骑常侍 , 所以又称高常侍 。他的诗大多反映边塞生活 , 诗情奔放 。作品集为《高常侍集》 。)
(3)董大?多奇怪的名字啊?谁能说说呢?
(明确: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 。在兄弟中排行第一 , 故称“董大” 。)
(4)我记得这样的称呼在王维的一首古诗中也出现过?(见机点拔:那首诗是“渭城朝雨浥轻尘……”)
(5)这首诗是《送元二使安西》 , 这里的“元二”就是?
(明确:在家中排行第二 , 所以称他为--元二 。)
3、这首诗前两句写的是当时分别时的环境 。
(1)读了诗以后 , 你了解到他们是在怎样的环境中分别的?看图 , 想象一下 , 此情此景 , 你的感受如何?(学生自由发言)
(明确:荒寒凄凉 。)(板书:荒寒凄凉的环境) 。
(2)现在先让我们来看一下古诗的前两句 , 读一读 。(请学生读--个别读 , 小组读 , 集体读 。)失意流落 , 好友分别 , 本身就是人生两大憾事 , 而天空亦不作美呀 , 细细读读前两句 , 你觉得那些景物最能反衬出当时的心情的?你能来把它划出来吗?
(明确:黄云、白日、北风、雁、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