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 古诗词鉴赏题及答案( 三 )


2、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李白《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 。
3、《汉乐府?长歌行》告诫我们“少壮不努力,”;赵翼在《论诗》中鼓励我们“,各领风骚数百年” 。
4、我国把端午节定为法定节假日,说明了对传统节日的重视 。
请写出与传统节日(中秋)有关的古诗词名句:“,。
”(写出连续的两句)5、浊酒一杯家万里,。
6、,欲语泪先流 。
7、马作的卢飞快,。
8、足蒸暑土气,。
5.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醉里挑灯看剑”,词人在酒醉之后还拨亮灯火端详宝剑,这表明词人在刀光剑影中抗敌卫国的愿望多么迫切! B.“麾下”指部下:“五十弦”泛指多种乐器:“翻”,演奏 。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
”该句是说英雄骑着快如的卢的良马,用着很有力量的弓,飞驰战场,英勇杀敌 。
D.“了却君王天下事”,这是词人无奈心情的体现,意思是不再理会朝野中的一切事情了 。
6.对《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这首词题为“壮词”,的确是名副其实的,壮就壮在词中抗金部队的壮盛军容、豪迈意志;壮就壮在道出了词人的一颗壮心 。
B.“沙场秋点兵”五个字,使人感受了战场气氛,又看到了雄壮威武的阵容:“点兵”二字也透出战事即将开始之意 。
C.结句“可怜白发生”,笔锋陡转,使感情从最高点一下跌落下来,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 。
D.这首词首句和后两句写实,中间三句写梦,上阕与下阕之间没有一个明显界限,使不可遏制的激情直泻而下,打破了常规的分阕写法 。
(四)读《渔家傲 秋思》,完成25--27题 。
(6分)塞下秋...
高中古代诗歌鉴赏题目加答案给你几个例子:《终南山》、《登楼》、《书愤》的诗歌鉴赏!!! 要求如下: 按照这个格式——这是一首_________(内容、题材),通过__________等意象,运用__________手法,描写了___________(的画面),表现了___________(的情感) 。
终南山 王维 太乙近天都①,连山到海隅② 。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③ 。
分野中峰变④,阴晴众壑殊 。
欲投人处宿⑤,隔水问樵夫 。
答案:写景 山、云、霞 夸张 互文 动静结合 高大磅礴、如画中景 热爱自然、陶醉山水译文: 终南山高大雄伟,几乎接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
回望刚刚在身前退向两边的茫茫白云,淡淡青雾,又弥漫成了朦胧迷蒙的一片奇幻的境界 。
中峰高大雄伟,成了分野之界,阴天和晴天里千岩万壑的景象相差悬殊 。
天晚了,想要找个人家住下,我只好隔着水向樵夫打听 。
疑难点注释:①太乙:终南山的主峰,也是终南山的别名,在唐京长安城南约四十里处 。
西起甘肃天水,东至河南陕县,绵延八百余里 。
天都:因太乙为洞天之最,故曰天都,或说指唐都长安 。
②连山句: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
③ 两句诗互文 。
即“白云入看无,回望合;青霭入看无,回望合” 。
白云,白茫茫的雾气 。
青霭,也是雾气,比白云淡 。
④分野句:中峰南北,属于不同的分野 。
古代天文学家将天空十二星辰的位置与地上州郡区域相对应,称某地为某星之分野 。
⑤人处:人家、村子 。
赏析点拨: 鉴赏这首诗,首先要注意诗的线索和顺序 。
作者以游踪为线索,以时空变化为顺序,对终南山进行了描绘 。
首联是远观,用夸张手法写出了终南山的高峻、广大,它高近天都,山山相连,直到海角 。
颔联写进入山中所见到的云雾缭绕变幻莫测的奇妙景象 。
颈联写来到中峰时所见到的景象,突出了山之高大、景象之变换无穷 。
尾联写登山流连往返,以至天晚欲寻觅宿处 。
线索清楚,层次分明,在仅仅四十个字之内把终南山的高大雄伟展现在我们面前 。
其次,重点鉴赏诗的第二联 。
这一联诗采用了互文的手法来描写进入终南山所见到的奇妙景象 。
诗人进入终南山,朝前看,白云弥漫,看不见路,也看不见其他景物,仿佛再走几步,就可以浮游于白云的海洋;然而继续前进,白云却继续分向两边,可望而不可即;回头看,分向两边的白云又合拢来,汇成茫茫云海 。
这种奇妙的境界,凡有游山经验的人都并不陌生,而除了王维,又有谁能够只用五个字就表现得如此真切呢?“青霭入看无”一句,与上句“白云回望合”是“互文”,它们交错为用,相互补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