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格式怎么样?(15)


盖茨比的死亡,是他一生的终结,是他为自己编织的美梦的破灭,“他……献身于一种博大、庸俗、华而不实的美” 。黛茜对财富的热爱胜过对爱情的追求,她自私,为保护自己不择手段,她的华而不实,冷酷无情,追求奢侈,是一种悲哀 。尽管盖茨比早已听出“她的声音充满了金钱”,却依旧活在自己编织的虚幻美梦中 。
在了解了美国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的社会状况,我似乎更能理解盖茨比与黛茜的关系 。传统清教徒式的道德观念和宗教信仰所推崇的“勤劳节俭”等思想逐渐被美国享乐主义、实用主义所代替,人更加追求个人财富,享受物质生活 。当金钱代表一切的时候,人性就变得复杂起来 。盖茨比代表的是美国底层人物,虽乔装打扮为上层人物,但他们自卑,不顾现实残酷,一味沉溺在虚幻梦想之中 。以黛茜为代表的上层人物,他们内心空洞,人性自私无情,过度追求财富利益,是一种人性的悲哀 。
虽然盖茨比的结局悲惨,但他的热情与对梦想的追寻让人为之感动 。在一个利益的时代,里拥有纯真、正义的心态,是社会所需要的正能量 。

了不起的盖茨比读后感格式怎么样?


和很多人一样,是因为村上知道了菲茨杰拉德,知道了盖茨比 。虽然喜欢村上,然而我并没有追随喜爱的作家读书的习惯,于是虽然暗自确信我将会喜欢这本书,却迟迟没有找来看 。还有一个原因,便是笼罩在此书头上的那个阴云般的硕大词语:“美国梦” 。正如翻译者施咸荣那番令人作呕的序言导致了我始终没有看过《麦田里的守望者》,正如电影《美国美人》的海报一映入眼帘大脑里便浮现出“中产阶级”一词,“书写了美国梦的幻灭”这样的定性也使得我对《了不起的盖茨比》产生了由衷的排斥 。美国作家向来具有密切关照社会生活的传统,所以,美国作家的作品是很符合某些评论家的口味的吧 。
看过之后,小说的故事本身并没有引起我很深的感触,也许,是这样的感触已经经历太多——表现“资产阶级的势利虚伪冷酷”的作品,从巴尔扎克到卡夫卡,已经堆积如山 。打动我的,是此书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菲茨杰拉德身上那股纯真的颓靡味道 。美国文学幽默轻快的传统到了他这里,添加了浓重的抒情和感伤,添加了东方式的悲悯和关怀,从而具有了非同一般的滋味 。小说中的对话很多,细节很多,这样的小说很难写得不乏味,到了菲茨杰拉德这里,却被处理得津津有味 。神经质的女人活灵活现,妙趣横生的比喻层出不穷,辛辣的议论一针见血,然而,那些令小说节奏停滞下来的长句的感怀,又具有抒情诗一般的气质 。人如其文,写出这样文字的作者,究竟有过怎样的人生经历?这让我深感兴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