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点的古诗词( 二 )


伤心枕上三更雨,点滴霖霪 。
点滴霖霪 。
愁损北人,不惯起来听 。
5、《柳州城西北隅种柑树》唐代:柳宗元手种黄柑二百株,春来新叶遍城隅 。
方同楚客怜皇树,不学荆州利木奴 。
几岁开花闻喷雪,何人摘实见垂珠?若教坐待成林日,滋味还堪养老夫 。
关于赞美一个地方的古诗诗体与词体文学特征的不同还表现在这样五个方面: 1、和音乐的关系的差异 诗体和词体的文学特征有着很大的区别,下面我们就以格律诗和词的对比来说明诗体和词体文学特征的差异 。
首先,诗词和音乐的关系是不同的 。

【关于地点的古诗词】

中国古典诗歌从一开始就与音乐有着不解之缘,但是诗最终与音乐分离,并且在与音乐分离之后,走向了自己的成熟和繁荣 。
而词是在音乐的土壤中萌芽产生的,音乐性是词体文学的最基本特征, 即使在南宋词不再完全入乐歌唱,而成为一种新的韵律诗歌后,它仍是要按照词谱所规定的韵律乐调填写,音乐的烙印依然是不可抹煞的 。
2、外部形式的差异 外部形式的差异表现在句式、句法、韵律、对仗等方面 。
首先从句式上看,格律诗句式整齐划一,古诗长短随意;词的句式则参差不齐,但是词的唱段不齐也是由格律规定的;其次,诗词的句法也有很大不同,格律诗句法相对固定,二三、二二三节奏;词的句法却灵活多样,一字逗念去去千里烟波;再次,诗词的押韵规则也不一样,格律诗只用平声韵,一韵到底,隔句压韵,首句可压可不压;词平仄通压,中间可以换韵,韵脚疏密不定,但由格律规定;最后,诗词的对仗规定也很不相同,格律诗第二、第三两联必须对仗,而词的对仗却灵活得多,没有统一的要求 。
如鼎足对,可对可不对 。
《眼儿媚》 3、题材内容的差异 诗词的题材内容也有很大差异 。
诗在题材上比较偏重政治主题,以国家兴亡、民生疾苦、胸怀抱负、宦海浮沉等为主要内容,抒发的主要是社会性的群体所共有的情感;而词在题材内容上的一个显著特色,就是以描写男欢女爱、相思离别为主,抒发的大多是作者个人的自我情感 。
4、语言特色的差异 诗是一种典型的语言艺术,而词却是一种典型的精美语言艺术 。
缪越先生曾经形象地把诗词语言特色比喻为士大夫延客和名姝淑女的雅集园亭 。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词因为题材多关乎女性,故而词的语言也带有女性化的色彩,更加轻灵细巧、纤柔香艳 。
5、风格的差异 诗词风格上的差异被精练地概括为诗庄词媚(清李东琪语),即使题材内容相同的作品,所呈现出的风格也大相径庭;而同一位作家的诗词作品也表现出截然不同的风貌 。
这与诗词题材内容和语言特色的不同有很大关系 。
古诗词中地点的典故或含义常见意象解析登楼、凭栏;多为传达相思之情,报国之志, 。

化碧;喻指刚直忠正的人为正义事业而蒙受冤屈辞第;比喻为国忘家烂柯;比喻离家年久饮酒;多传达豪情;苦闷和郁郁不得志之情杜鹃啼血;喻指怜苦之事 。



杨柳;多传达怨别;怀远等相思之情落花;多传达青春逝去,人生无常的深沉喟叹和哀悉松;梅;菊;多传达高洁坚贞之志 。


月;多传达离愁别恨寂寞思归之情流水;多传达人生苦短,命运无常的感伤与衰愁斜阳;(残阳;落晖;;;)多传达衰败;凄苦 。
苍凉等情思具体的很多,你可去查,高考报上有很多 。


平时,你们的老师也可给你们多说一些,学校应该有这些资料的 。


要找5首风景的古诗 鹿 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
汉江临泛楚塞三湘接,荆门九派通 。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本诗从大处落笔,状写襄阳一带的壮丽山川,气势雄浑,意境空阔,“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一联,成为千古名句 。
山居秋瞑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本诗用细腻的笔触,勾画月照、泉流、竹喧、莲动等富有特征性的事物,献给读者一幅清新秀丽、优美和谐的秋雨之后的山色图 。
王孙指诗人自己,是反用了《楚辞·招隐士》“王孙兮归来,山中兮不可久留”的诗意,说山居的景色特别留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