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勉的诗词歌赋( 二 )


道病如金锁 , 师遭锁锁否 。
伊昔芙蓉颊 , 谈经似主涉 。
苏合昼氤氲 , 天花似飞蝶 。
觉树垂实 , 魔辈刺疾 。
病也不问 , 终不皴膝 。
春光冉冉 , 不上尔质 。
东风浩浩 , 谩入尔室 。
云何斯人 , 而有斯疾 。
《寄怀楚和尚二首》贯休吾师师子儿 , 而复貌瑰奇 。
何得文明代 , 不为王者师 。
铁盂汤雪早 , 石炭煮茶迟 。
谩有参寻意 , 因循到乱时 。
跳踯诸峰险 , 回翔万里空 。
争将金锁锁 , 那把玉笼笼 。
印缺香崩火 , 窗疏蝎吃风 。
永怀今已矣 , 吟坐雪濛濛 。
《忽不贫 , 喜卢仝书船归洛》孟郊贫孟忽不贫 , 请问孟何如 。
卢仝归洛船 , 崔嵬但载书 。
江潮清翻翻 , 淮潮碧徐徐 。
夜信为朝信 , 朝信良卷舒 。
江淮君子水 , 相送仁有馀 。
我去官色衫 , 肩经入君庐 。
喃喃肩经郎 , 言语倾琪琚 。
琪琚铿好词 , 鸟鹊跃庭除 。
书船平安归 , 喜报乡里闾 。
我愿拾遗柴 , 巢经于空虚 。
下免尘土侵 , 上为云霞居 。
日月更相锁 , 道义分明储 。
不愿空岧峣 , 但愿实工夫 。
实空二理微 , 分别相起予 。
经书荒芜多 , 为君勉勉锄 。
勉勉不敢专 , 传之方在诸 。
《荆门寄题禅月大师影堂》齐己泽国闻师泥日后 , 蜀王全礼葬馀灰 。
白莲塔向清泉锁 , 禅月堂临锦水开 。
西岳千篇传古律 , 南宗一句印灵台 。
不堪只履还西去 , 葱岭如今无使回 。
《辞主人绝句四首?放猿》齐己堪忆春云十二峰 , 野桃山杏摘香红 。
王孙可念愁金锁 , 从放断肠明月中 。
《友封体》元稹雨送浮凉夏簟清 , 小楼腰褥怕单轻 。
微风暗度香囊转 , 胧月斜穿隔子明 。
桦烛焰高黄耳吠 , 柳堤风静紫骝声 。
频频闻动中门锁 , 桃叶知嗔未敢迎 。
《法华寺石门精舍三十韵》柳宗元拘情病幽郁 , 旷志寄高爽 。
愿言怀名缁 , 东峰旦夕仰 。
始欣云雨霁 , 尤悦草木长 。
道同有爱弟 , 披拂恣心赏 。
松溪窈窕入 , 石栈夤缘上 。
萝葛绵层甍 , 莓苔侵标榜 。
密林互对耸 , 绝壁俨双敞 。
堑峭出蒙笼 , 墟险临滉漾 。
稍疑地脉断 , 悠若天梯往 。
结构罩群崖 , 回环驱万象 。
小劫不逾瞬 , 大千若在掌 。
体空得化元 , 观有遗细想 。
喧烦困蠛蠓 , 跼蹐疲魍魉 。
寸进谅何营 , 寻直非所枉 。
探奇极遥瞩 , 穷妙閟清响 。
理会方在...
苏轼对宋代诗词的影响展开全部苏轼(1037~1101年) , 字子瞻 , 又字和仲 , 号“东坡居士” , 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州)人 , 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 。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皆以文学名家 , 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 。
提到他 , 凡是有点文学常识的人 , 几乎无人不知 , 无人不晓 。
他的父亲苏洵 , 即是《三字经》里提到的“二十七 , 始发愤”的“苏老泉” 。
苏洵发愤虽晚 , 但用功甚勤 。
苏轼晚年曾回忆幼年随父读书的状况 , 感觉自己深受其父影响 。
当然 , 假若没有苏洵的发奋读书 , 也就不可能使苏轼幼年承受好的家教 , 更不能年未及冠即“学通经史 , 属文日数千言” , 也就更不可能有日后的文学大家 。
嘉佑元年(1056年) , 虚岁二十的苏轼首次出川赴京 , 参加朝廷的科举考试 。
在翌年 , 他参加了礼部的考试 , 以一篇《刑赏忠厚论》获得主考官欧阳修的赏识 , 高中进士 。
嘉佑六年 , 苏轼应中制科考试 , 即通常所谓“三年京察” , 入第三等 , 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 。
后逢其父于汴京病故 , 丁忧扶丧归里 。